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情緒失控了?醫警示情緒失控13特徵 自殺風險大增

陳昱文醫師.情緒失控了?醫警示情緒失控13特徵 自殺風險大增

丁彥伶 報導 2024/06/19 13:12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國人十大死因,其中在15~24歲青少年族群的死亡原因中,自殺竟高居第2位,每10萬人就有10.7人自殺身亡。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精神科陳昱文醫師提醒,自殺的青少年通常有憂鬱症導致情緒不穩定,提醒若青少年出現13個特徵恐怕是情緒不穩警訊,最好及時求救避免遺憾發生。

 

16歲的男高中生,竟然已經有多次自殺行為,當被帶來陳昱文的門診時,男孩說:「我就是要讓他們後悔,讓他們一輩子都活在內疚裡。」陳昱文詢問他:「你這樣做開心嗎?」男孩反問:「我的開心很重要嗎?」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台灣老人自殺率首見下降!中壯年自殺趨勢回歸疫前 1原因疑是龐大壓力關鍵

 

父母重視成績導致親子關係疏離

經過深入交談,才知道原來男孩的家長很重視成績,從男孩國小開始,他因為父母的壓力對成績非常在意。但是因為男孩的親子關係和同儕關係都很疏離,他沒有知心好友可以傾訴,每當他的成績不理想時,父母表現出不高興的樣子讓男孩愈來愈無法忍受,所以才會想透過尋短來求救解脫,還想要讓父母後悔對他的逼迫。

 

陳昱文向男孩的家長分析,男孩有罹患憂鬱症的現象,是大腦的疾病,大部分都可以透過治療得到改善。並說明使用抗憂鬱藥物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後,陳醫師為男孩安排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男孩的父母也積極配合,學習更好的溝通方式,以同理、接納、不批判的心陪伴孩子。

 

家長學習以同理心陪伴 突破憂鬱

經由家長的努力調整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並且隨時關心孩子的近況,給予合理的幫助,用適當的肯定讚美取代責怪,學習和孩子共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去認識、了解情緒,並學習抒發情緒的方法。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在門診中,看到男孩和父母臉上同時露出的微笑,陳昱文知道,男孩一家人可以成功克服難關。

 

陳昱文表示,臨床上發現,高齡者和青少年的自殺人數都有上升的趨勢,而青少年自殺的原因也不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單純,其中包含了情感、課業壓力、霸凌等多重壓力,都需要進一步了解個別的狀況。此外,患有憂鬱症、焦慮疾患、酒精或藥物濫用、飲食疾患及精神病的人,自殺風險也較高。

看更多:思覺失調症/有幻覺就是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的成因、症狀、分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青少年情緒障礙13個共通特徵

陳昱文說,據她觀察,企圖自殺和自殺身亡的青少年中,多數有憂鬱症,而且有13個共通特徵:

 

1.情緒容易衝動易怒。

2.有憤怒或好鬥的行為表現。

3.有反社會行為,例如損害他人利益或傷害他人安危的行為。

4.用較極端方式宣洩負面情緒,例如丟東西、捶牆壁,甚至是自殘。

5.僵化的思考模式及調適方法,例如明知道酗酒不對,但仍以酗酒紓壓。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6.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佳。

7.掌握現實有困難。

8.總是感到失望。

9.焦慮,特別是關注在身體的病痛或輕微的失望。

10.自以為是。

11.刻意用優越感來掩飾自卑及不確定感,摒除來自他人的關懷。

12.有生活在幻想世界的傾向。

13.崇高偉大的幻想交替著無價值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如果孩子出現這些狀況,表示他們有情緒失控、情緒障礙了,要趕快尋求專業介入治療。

 

及早發現徵兆給予適當協助

陳昱文強調,只要能及早發現這些特徵,家長、醫師和老師共同合作,就能儘速陪伴孩子走出低潮,幫助他們快樂地享受青春歲月。也提醒,面對青少年自殺問題,社會大眾應該提高警覺,多關心身邊的青少年,給予他們適當的關懷與協助,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孤單、不無助,擁有健康快樂的人生。

看更多:男星重度憂鬱症20年:老婆是我的貴人、恩人!醫曝這件事比吃藥更重要

 

健康2.0關心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留給親友極大的傷痛。請珍惜生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24小時自殺防治專線(安心專線):1925
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
張老師專線:1980

 

◎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提供◎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