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五十肩痛到手不舉 中醫研究治療肌肉筋膜沾黏神器 縮短治療時間

戎華儀 整理 2024/06/28 15:3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五十肩」顧名思義,常見於五十歲以上的族群,俗稱「冷凍肩」,上臂一抬起來肩膀就疼痛不已,容易影響生活,患者容易為減少疼痛,盡量避免舉起手臂,卻因此造成血液循環不良、症狀加劇。近年來中醫利用針灸發展出小針刀療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現在與台科大合作,要進一步研究如何縮短小針刀治療的療程時間,達到更好的治療效率。

 

血管彈性和調節能力較差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王明仁指出,俗稱五十肩的沾黏性關節囊炎,盛行率約占一般人口的2~5%,且女性多於男性,有原發性、繼發性兩種,過去的研究顯示,五十肩患者可能有與肩關節血流異常有關的疼痛和攣縮症狀,肩部的交感神經功能失調和微循環有關,代表患者的血管彈性和調節能力相對較差。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終結五十肩、媽媽手!不必用力推拿 輕柔搖晃就能矯治肌肉筋膜疼痛

 

王明仁說,五十肩的病程通常會經歷疼痛期、冰凍期、解凍期這三個階段,在屬於初期的疼痛期,主要治療目標是緩解疼痛,維護肩膀的功能,西醫通常會以口服止痛藥、注射和物理性的方式治療,到進入中、後期的冷凍期和緩解期,需要預防沾黏、改善肩部活動度,恢復肩部正常功能已降低後遺症,通常會再加入徒手治療。

 

文獻證實 中藥方治療初期五十肩可改善血液循環及關節疼痛

而中醫的治療方式,則包括針灸、中藥處方、小針刀、傷科手法和雷射針灸。王明仁表示,已有文獻證實,中藥方的血府逐瘀湯、二朮湯,可以改善五十肩初期的周邊血液循環和治療關節疼痛僵硬,而小針刀療法、傷科手法和雷射針灸,通常用於病程中、後期。

看更多:五十肩運動自救!2關節復健毛巾操 改善五十肩疼痛

 

五十肩的治療通常需要長達半年的時間,帶給患者相當多的不便,北市聯醫仁愛院區和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醫學工程研究所合作,進行「小針刀療法結合微循環檢測五十肩治療評估研究」,將小針刀療法融入常規的五十肩中醫復健治療,藉以縮短治療和康復時間。

 

小針刀療法 常用於治療肌肉筋膜沾黏

王明仁說,小針刀是一種特別設計的針灸針頭,直徑約0.4~0.5mm,尖端有扁平頓圓的設計,用來針灸可以執行介入性微粘連鬆解的治療,國內外都廣泛應用在處理肌肉筋膜沾黏的治療。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穿脫衣服、睡覺都痛!五十肩吃藥、復健都沒用?1療法30分鐘終結肩痛

 

王明仁指出,研究的第一期臨床試驗初步結果顯示,小針刀搭配常規復健的整合治療,對於五十肩患者的疼痛程度、肩部活動範圍、肩部評估量表、微循環檢測,都有顯著改善,治療後血管彈性、血液傳輸效率逐漸恢復,現在院方要徵求更多的五十肩患者,參與這項臨床研究的第二期試驗,希望累積更多臨床數據,客觀量化分析和長期追蹤接受治療後的療效。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