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生病吃什麼?怎麼吃才夠營養?營養師教粥、湯、大雜燴 這樣做營養翻倍

雜糧粥-生病吃什麼

許佳惠 整理 2024/06/27 15:4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美國註冊營養師、擁有10年中美臨床營養工作經驗的孫凌霞表示,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是為不同疾病患者,特別製作的配方食品,有完全可以代餐的全營養配方,吃不下飯的患者,可以喝這樣的全營養液滿足身體營養需要。而傳統飲食的粥、湯只要加料升級,甚至做成大雜燴,照樣營養豐富。以下是她的分享。

 

營養補充品可做成冰棒、冰沙 

除了全營養的配方,還有一些非全營養的配方,只提供某些特定營養成分,如蛋白粉、中鏈脂肪等。大部分液體配方跟牛奶長得很像,但是營養更全面均衡,比牛奶提供了更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一般100毫升配方液能提供100~200大卡的熱量,以及3~5克的蛋白質。液體配方除了像牛奶一樣地喝,還可以做成冰棒、冰塊、冰沙來吃。粉劑配方可以方便地加到其他的食物中,如粥、湯、飯、薯泥,用來增加營養。蛋白質粉也可以直接加到不同食物裡,進一步增加蛋白質的量。但不建議單吃蛋白粉,建議搭配其他食物一起,讓身體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吃下去的蛋白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傳統飲食如何改善營養?加料升級就好

生病喝粥在我們的飲食文化裡源遠流長。大家覺得粥好消化、濕潤,容易入口吞嚥。一般在病房見到大家吃得最多的就是稻米粥、小米粥。如果煮粥的食材只有米,營養單一,熱量和蛋白質都不夠。

 

煮粥用米豆搭配優化蛋白質 提高利用率

我們傳統的八寶粥、菜肉粥、海鮮粥的營養,就比單一的米粥要好很多。米和豆搭配在一起,能優化兩個食材中的植物蛋白質,提高蛋白質在身體內的利用率。菜肉魚等混在粥裡,增加食材的多樣化,豐富了營養價值,提供了更多的身體治療康復需要的蛋白質。

看更多:吃飯會變胖?中西名醫大推白飯、白粥1煮法降血脂、血糖、脂肪肝

 

煮粥加奶或營養液增加熱量和蛋白質

煮粥的時候還可以煮得乾一些,少放一些水,然後透過加奶或者營養液的形式讓它變稀,這樣也能增加熱量和蛋白質。粥裡多加點料,營養就上去了,下面的例子希望能幫你做出一份營養滿滿的粥。

 

喜甜的:粥裡可以加奶粉/豆漿粉/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營養粉、椰蓉、堅果碎、各式種籽,加入搗碎的香蕉、棗泥、枸杞、葡萄乾等可以幫助增加甜的口味。

看更多:自己做好簡單!甜而不膩3款粥 祛濕養顏、補肝腎、益精氣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喜鹹的:粥裡可以加肉末、肉鬆、魚片、堅果碎、各式種籽、煮熟切碎的水煮蛋、切碎的豆腐乾等。

看更多:食譜/絲瓜薏仁糙米雞肉粥-顧好三高又護血管的得舒飲食 防高血壓、腦中風

 

湯品的料都要吃 攪成泥營養翻倍

在我們的飲食文化中,湯經過熬製,被視為精華。雞湯、魚湯、排骨湯,是我們在病房裡常見的「滋補」食物。然而,僅僅是湯,營養甚微,大量是水,少量是脂肪和礦物質,幾乎沒有蛋白質,也沒有助力康復的維生素。只喝湯,往往是喝飽了肚子,而營養供給不足,飢餓到了身體。

 

所以,不能只喝湯,湯裡的魚肉、雞肉、排骨肉都應該吃下去。很多患者喝湯的時候,咬不動肉或者不想吃固體食物,可以把湯中的肉和其他食材撈出來,用攪拌機打碎,再把湯澆上去,變成一個類似於芝麻糊的狀態,就可以連喝帶吃,營養翻倍。如果就只想喝湯湯水水,可以在一碗湯裡加入2勺乳清蛋白粉,大概就能增加50大卡的熱量和12克的蛋白質。

看更多:排骨配5藥材秒變除濕、消腫大補湯!中醫教你對抗春季濕氣「這樣做」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大雜燴攪拌 增加食物營養密度的好辦法

混合食物營養多,多種食材可以混合到一起,用攪拌機做成營養糊或者營養奶昔。不但營養豐富,而且看起來體積小。食物用攪拌機一攪,食物的體積看起來就會小很多,對於食慾不佳的患者,看到大量的食物往往覺得壓力很大,更吃不下了。攪拌機攪拌一下,就相當於把食物濃縮了很多。

 

香蕉、芒果、木瓜是做奶昔神器

營養糊和營養奶昔可以根據個人喜好來製作。例如,五穀雜豆加上堅果煮熟,水煮蛋剝皮與蘋果、胡蘿蔔一起放到攪拌機裡攪拌就成了營養糊。營養奶昔可以是不同的蔬菜水果加上乳製品或者豆製品。我最喜歡的是羽衣甘藍香蕉奶昔,羽衣甘藍(或者是水裡燙過一下的菠菜),加上香蕉、優格、酪梨、豆奶、核桃、椰子肉、亞麻籽、奇亞籽一起攪拌,非常好吃。香蕉是做奶昔的神器,它提供的甜味足以讓奶昔香甜可口,完全不用加糖;類似的增加奶昔香甜的神器還有芒果和木瓜。

 

上面列舉的這些食材,只是一些例子,大家只要選取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買到的、自己喜歡的即可,完全不用上面每個食材都一一打卡。

 

◎ 本文摘自/《癌症患者怎麼吃?營養抗癌,每一口都是康復的力量:從特殊營養管理到日常生活調整,針對不同癌種,制定專屬康復計畫》孫凌霞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