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鄭弘儀吞嚥困難懷疑咽喉癌,驚爆癌症家族史!診斷得「這病」他難接受

丁彥伶 報導 2024/06/17 15:26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政論節目主持人鄭弘儀去年3月以「健康因素」,暫別主持5年的《鄭知道了》節目。日前他在節目中透露,他吞嚥困難,連吃葡萄、竹筍都吞不下去,懷疑自己罹患「咽喉癌」!他自曝有癌症家族史,所以認為自己一定也是,沒想到醫師竟說他得的是精神疾病的「焦慮症」,讓他無法接受!

 

連吞顆葡萄都吞不下 鄭弘儀誤認得咽喉癌

鄭弘儀說,他當時明顯吞嚥困難,吃顆葡萄,到了喉嚨下面就吞不下去了,很明顯是吞嚥的問題,他驚爆阿公就是死於咽喉癌,認為自己有家族史。但是醫師幫他安排了頭部、鼻子、耳朵和喉嚨,甚至心臟檢查,查不出任何問題,醫生認為他得的應該精神疾病的焦慮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鄭弘儀以為自己得咽喉癌

▲鄭弘儀自曝「阿公是咽喉癌死的」,有吞嚥困難,誤以為得咽喉癌。(圖/翻攝自新聞哇哇哇)

 

看更多:胸痛是心肌梗塞、心臟病?52歲男險得憂鬱症 快找「這醫師」全人照顧找出病因

 

鄭弘儀第一時間不認為自己會得焦慮症,又跑去找別的醫生,沒想到都是一樣的結果,他才相信自己得了焦慮症,而不是咽喉癌。後來吃了9個月的藥,現在已經康復,改變心態,已不再強顏歡笑。

 

焦慮症易因心理影響生理 出現異物感食慾不振

為什麼精神性問題的焦慮症會引起這麼嚴重的症狀?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身心科醫師、成癮戒斷中心主任蔡宗晃解釋,焦慮症是非常特殊的疾病,很容易因為心理因素影響生理狀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患者常會感到異物感、食慾下降、胸部有壓力、肌肉僵硬、腹部壓迫等症狀。由於症狀非常明顯且嚴重,許多人會懷疑自己罹患癌症、心臟病或腹部癌症等疾病,是一種很容易藉由生理反應來表現的疾病。除了上消化道問題,也可能出現拉肚子、便祕、腹痛等下消化道症狀。

 

蔡宗晃說明,這主要是因為情緒嚴重刺激交感神經,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所致。長期受到心理疾患或調適問題影響,還可能衍生免疫系統問題,對全身造成影響。

 

焦慮症患者會引起全身反應,例如過敏反應比一般人強烈,會覺得自己在抵抗外界感染時特別脆弱,反應強度和疼痛感受都比一般人大。他們會感到食道有異物感,並擔心是無法治癒的嚴重狀況,進而加劇焦慮程度。

看更多:對抗自律神經失調飲食怎麼吃?5大營養素缺一不可!補鈣豆干這樣挑最好

 

檢查排除生理因素 評估心理社會問題

蔡宗晃建議,首先針對病人的生理症狀,還是要先透過檢查,排除生理上的問題,確認是否罹患癌症或較嚴重的疾病。如果排除掉生理疾病,就要考慮到心理因素的影響。身心科醫師需要評估病人的生理狀況,了解心理和社會因素可能帶來的問題,包括如何看待周遭事物和壓力,以及認知是否導致挫折感或過度警戒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放鬆、認知、行為療法 治療需多法並用

在治療上,蔡宗晃表示,首先要緩解症狀,找出刺激點和有效的放鬆方式,轉移注意力。如果可以發現患者的壓力根源,要從源頭著手進行壓力管理。醫師會教導病人肌肉放鬆和改變生活型態的技巧,透過分散注意力和認知重建等方式,讓想法更加貼近現實。

 

藥物治療搭配心理諮商 降低交感神經活性

若單純的壓力無法緩解,醫師會使用抗焦慮劑和血清素等藥物。同時,也會輔以教育、行為治療、心理治療和團體治療等方式,協助病人疏解情緒、改善心理壓力。肌肉放鬆和冥想可幫助降低交感神經的過度活化,刺激副交感神經。而深呼吸等簡單方法,相對也能帶來幫助。

 

深呼吸可有效舒緩

如果沒有時間上團體治療,也因為太焦慮了,很難去學習各種釋放壓力的行為治療,蔡宗晃教一招:「深呼吸」,他表示,深呼吸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當副交感神經啟動,交感神經就會「退位」,所有心悸、神經緊張等症狀都會減緩。方法是深吸一口氣,吐氣的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一口一口延長呼吸,慢慢地緊張情緒也能靜下來。

 

而藥物也是非常重要的輔助,還沒辦法有效運用行為治療前,也可以輔助使用肌肉鬆弛劑,吞嚥困難、心悸、肌肉僵硬等症狀都能有效減輕。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常運動卻瘦不下來?壓力是減重殺手?醫師教你破解減肥迷思

 

◎ 圖片來源/翻攝自鄭弘儀臉書新聞挖挖哇影片
◎ 諮詢專家/蔡宗晃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