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68歲婦放縱糖尿病20年瀕臨洗腎 靠這療法讓腎功能免惡化

戎華儀 報導 2024/06/06 13:1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台灣堪稱洗腎大國,洗腎人口超過九萬人世界第一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有研究指出,中醫的特定配方中藥有助於改善腎循環、糖尿病造成的早期腎病變患者的腎功能、穩定改善蛋白尿的狀況,使用中西醫合併治療,還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總死亡率的7成。

 

68歲的李女士罹患糖尿病廿年,因為不想吃西藥、飲食也沒有調整,血糖缺乏積極控制,造成長期血糖偏高,導致已出現視網膜病變、尿毒、腎病變等併發症,還有血壓偏高、食欲差、低血鈉、高血鉀的狀況,代表腎功能的腎絲球過濾率(eGFR)只剩8ml/min/1.73m²,屬於慢性腎臟病第五期的末期腎病變、接近必須洗腎的程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糖尿病飲食怎麼吃?糖尿病飲食禁忌、穩定血糖食物一次看

 

腎功能溜滑梯 中藥可暫緩惡化

中醫大附醫腎臟科主治醫師張育瑞指出,腎病變患者的eGFR會以每年1~2ml/min/1.73m²的速度下降,若只剩5就必須洗腎,像李女士這樣的狀況,若不及早控制,通常1年內就要洗腎。李女士在接受中西醫合併治療至今還不到1年,除了使用西醫的降血糖、降膽固醇藥物之外,搭配調整飲食和接受中醫治療,eGFR不僅沒有往下掉,還略微回升到12,高血鉀的程度也從5.4mmol/L降低到4.0,繼續停留在慢性腎臟病第五期,沒有繼續惡化到需要洗腎,血糖、血脂、電解質等狀況都有所改善。

 

中醫大附醫中醫部醫師吳美瑤指出,性別、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慢性腎臟病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慢性腎臟病嚴重程度增加、腎絲球過濾率下降,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會大幅增加。

看更多:中藥傷腎?80歲男瀕洗腎,中醫治療化解洗腎危機!糖尿病吃中藥可降31%腎病風險

 

經實證穩定腎功能 降低心血管死亡率

中醫大附醫曾在《中醫藥國際學術電子期刊》發表研究指出,中藥「丹參」可用來活血化瘀,「川七」可以抗發炎、抗氧化、改善腎臟微循環,搭配「濟生腎氣丸」或「知柏地黃丸」,可使早期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的腎功能和蛋白尿穩定改善,中西醫合併治療腎病變,除了可以穩定腎功能、避免惡化外,還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總死亡率7成,和降低長期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的發生率。

 

中醫大是參加健保中醫慢性腎臟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的醫院,院方指出,該計畫收治腎臟病病患接受的中西醫合併治療可以針對個人體質差異調整治療計畫。張育瑞表示,李女士因為看到治療的成效,一改以往面對病情和醫囑的態度,變得願意積極遵照醫囑去改善病況,因此對於不願接受西醫治療的人來說,中西醫合併治療可以成為另一個選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保健食品吃出腎臟病?別讓腎功能直直落!9族群每年該做腎功能檢查

 

◎ 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
◎ 諮詢專家/張育瑞醫師.吳美瑤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