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第34屆醫奉獎/謝長堯揪出子宮頸癌真凶 畢生推動抹片檢查公衛政策

謝長堯

許寶仁 報導 2024/10/05 11: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現年85歲的謝長堯教授出生在澎湖馬公,高中畢業後保送進師大,以為自己的未來就是回故鄉當老師。豈知因緣際會參加聯考,考上台大醫科,人生就此大轉彎,日後成了全國婦女子宮頸抹片篩檢的重要推手,還創立全國第一個腫瘤醫學部、創立台灣婦癌醫學會,為台灣婦癌醫療品質奠定基礎。

 

謝長堯教授出生在1939年二戰開戰那年,對童年的印象是「戰爭、飢荒、貧窮、隨時會死掉」。考進台大醫科後原本只想好好當一個醫師,未料在踏實努力及台大醫科世代傳承的使命感下,他在40多年的行醫生涯裡,陸續成為台大醫院戰後第6位婦產科主任、升任副院長、創設全國第一個腫瘤醫學部、擔任癌症醫學會及首任婦癌醫學會理事長,為臨床醫學和研究、教學無悔奉獻。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第34屆醫療奉獻獎/得獎名單、感人事蹟一次看!謝謝無私奉獻的醫療英雄們

 

戰後生育率高婦產科很熱門 婦癌研究卻冷門

謝長堯畢業的1960年代,正是所謂「來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高峰期,美國本土醫師不足,台灣許多優秀的醫學院畢業生都去了美國。不過謝長堯這一屆很特別,對出國似乎沒有那麽熱衷,選擇留在台大的反而多。他笑說:「每天在醫院的中央走廊都會碰到很多同學,每一科都有。」也就是日後對台灣醫療體系、公共衛生,及健保等政策形成極大影響力、有「台大十三太保」之稱的醫界菁英。

 

▲1965年謝長堯與日後的夫人高淑琴自台大醫科畢業。

 

謝長堯教授開始行醫的1960年代,正是二戰後掀起嬰兒潮,台灣出生率還很高,婦產科是熱門大科,他卻因緣際會進入最沒人想做的婦癌領域。完成住院醫師訓練後,謝長堯教授先到美國海軍第二醫學研究所(NAMRU-2)當研究員,開啟了研究子宮頸癌之路;之後獲得台大醫學院教職,在恩師歐陽培銓教授帶領下,更逐漸聚焦於婦癌研究。

 

心繫子宮頸癌患之苦 赴美攻讀公共衛生

回想到從醫之初,生育率非常高,婦產不分科,醫師 24小時待命接生,處理婦科病變及產房的各種手術。謝長堯教授回憶,除了接生之外,當時婦科門診有相當多子宮頸癌患者,到台大就醫時病況多已相當嚴重,可以想見,在全台各鄉鎮,醫療資源缺乏的地方,情況更悲慘。這些經驗也成為謝長堯從事子宮頸癌防治的種子。

 

1978年,在歐陽培銓教授與「台灣公衛之父」陳拱北教授的推薦下,謝長堯成功申請到華盛頓大學公衛學院,與夫人高淑琴醫師一起帶著2名幼子赴美攻讀公衛碩士,那年他已39歲。同年年底,美國卡特總統宣布將與我國斷交,其後NAMRU-2正式結束與台大的合作計畫,離開台灣,在台灣醫學史上留下傳奇的一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971年謝長堯夫人高淑琴醫師碩士畢業。

 

赴加拿大參訪全球子宮頸抹片篩檢標竿中心

謝長堯在美國當了2年學生後,獲得機會在俄亥俄州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婦產科擔任總醫師,體驗到美國大學醫院對醫師的養成教育。其間,由於對國人深受子宮頸癌之苦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特別繞道前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癌症中心,參訪這座當時為全球標竿的子宮頸抹片篩檢中心。

看更多:第34屆醫奉獎/曾是恆春半島唯一外科醫師 謝仲思偏鄉行醫如千手觀音

 

當然現在普遍知道,子宮頸癌真正的致病原因是人類乳突病毒(HPV),但從證明HPV的存在,到發展出現行的預防性疫苗,醫學界卻走了近40年時間。1981謝長堯學成返國,加上在加拿大見學到的子宮頸抹片篩檢制度,謝長堯認為自己應該對公衛工作盡一份力,隔年前副總統陳建仁返台,由於兩人有共同的研究興趣,便一起進行台灣的癌症流行病學研究。

 

精進婦癌療法 化療、手術、分子醫學樣樣不落

對於防治子宮頸癌,謝長堯有著一份執著。癌症治療上,化學治療在發展初期,因為藥物毒性,曾有一段「黑歷史」,此後也有很長時間受到汙名化,直到1970年代,醫界對化療的態度才逐漸轉為正向,當年謝長堯與歐陽教授是國內最早嘗試以化學藥物治療婦癌的先鋒。同時,他也意識到婦產科的研究工作,將從生殖内分泌學擴展到婦科腫瘤學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外科方面,因為麻醉方式的進步,以及對骨盆腔內的解剖構造徹底了解,子宮頸癌根除手術更臻於成熟。而1987年適逢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發現一甲子,而hCG是婦產科領域最重要的荷爾蒙與腫瘤指標,於是謝長堯與黃思誠、歐陽培銓共同發表了一系列介紹hCG的文章,將醫學界60年來對hCG的認識與研究做了一次總整理。

看更多:第34屆醫奉獎/南台灣乳癌第一刀侯明鋒醫師 推動乳房專科、乳癌篩檢救萬千女性

 

▲1985年李卓然指導子宮頸癌根除手術。左2起謝長堯、黃思誠、姜禮盟、李卓然。

 

1980年代也是分子生物學正在起步,謝長堯在40幾歲開始學習這項最新領域,儘管臨床診療與研究工作非常忙碌,他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偷懶,踏入分子生物學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後來在推動腫瘤醫學部的設立,整合癌症醫療資源方面,分子醫學可謂當今癌症精準治療的前景。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榮任台大醫院婦產科主任、副院長 開拓視野格局

謝長堯教授在1987年成為台大醫院戰後第6位婦產科主任,1992年接著升任醫院副院長,1993年兼任腫瘤醫學部創部主任。謝教授說,對他而言,每一個職銜的背後,其實都是一份相應的責任,代表著有在那個位置必須完成的使命。

 

推動子宮頸抹片篩檢成為國家政策

謝長堯與台大公衛學院的陳建仁教授的合作計畫,19911994年,在台灣7個偏鄉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檢。團隊在流行病學研究上建立了國人的第一座資料庫,是國內子宮頸癌防治的先驅研究。

看更多:第34屆醫奉獎/石台華靈性關懷 成來台奉獻靈魂旅程

 

謝長堯說明,子宮頸癌的發生其實要經過很長的癌前病變過程,大約710年會變化成原位癌;從原位癌再到子宮頸癌,另外再510年時間,如果能藉由抹片這樣簡易的篩檢方式,早期偵測子宮頸病變,可以減少許多患者家庭的痛苦,也節省龐大的醫療支出。

 

「子宮頸抹片檢查申報系統」是重要里程碑

不過,推動子宮頸抹片篩檢上路,除了到檢率偏低之外,還需要克服採檢技術、抹片染色、判讀的品質。謝長堯教授師法加拿大的標竿,在國內對臨床醫師進行教育,並將所有細節建立有組織、有系統的標準化流程;甚至當發現抹片異常時,該如何通報?從此也衍生了「子宮頸抹片檢查申報系統」這套完整的全國性資料庫,曾在亞洲婦產科醫學會發表,受到各國肯定,不論在台灣婦產科史、癌症醫療史或公共衛生發展史上,都是重要的里程碑。

 

台大醫院婦產部產科主任施景中表示,他印象中的謝長堯教授,是一位謙謙君子,就像是從教科書走出來的紳士,令人如沐春風,當年受謝教授身教影響甚多。施景中說,謝教授的開刀極為優雅,雖然看起來慢慢開,但是手術的時間都比別人還快就結束了。

 

謝長堯教授則表示,這些都是基於長年累積的臨床經驗,對生理構造及患者病況的熟稔,並非一蹴可幾,他也期勉後進醫者,能懷抱淑世報國的精神,快樂的走在行醫之路上。

 

▲1993年謝長堯(右2)進行病房床邊教學。(台大醫院提供)

 

整合癌症治療 催生國內第1個腫瘤醫學部

謝長堯說,除了對子宮頸癌防治的研究,當年他對於婦癌防治有個更大的夢想,希望台灣也能跟美國一樣成立癌症醫院。他說,當年看到不少癌症患者在醫院各科別診間「流浪」,不知該向哪裡求醫,他就認為,「癌症治療要團隊合作才有辦法。」而不是讓患者在病中還要到處摸索,探尋醫治的出路。

看更多:第34屆醫奉獎/上帝的幽默引領 埔基醫師張常勝走出一條破除自我設限的路,貼近病患需求

 

謝長堯教授回憶,「我一回來就在構想癌症醫院」,當時台灣最早倡議成立癌症醫院的是黃達夫,他是謝長堯早一屆的學長,一畢業就出國,後來參與美國杜克大學癌症中心的籌設,日後也催生了國內第一家癌症專科醫院。而台大醫院則是在謝長堯的努力下,1993年在內部整合各科專家,成立新的單位「腫瘤醫學部」。謝教授認為,癌症醫療還必須包含心理腫瘤學,也就是照顧病人的精神健康,後來在2010年還開設了心理健康特別門診。

 

謝長堯教授在1997年當選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理事長,後來更推動婦癌次專科的成立;1998年當選台灣婦癌醫學會首任理事長,為醫學界在婦癌的研究、防治上進行扎根教育。

 

▲1994年謝長堯(右2)腫瘤醫學部部分人員合影。

 

退而不休 為國人健康持續努力奉獻

謝長堯目前是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 退而不休,他終生致力於熱愛的診療與癌症防治工作,每周還在婦產部和腫瘤醫學部分別有門診,訪談這天他說,下午還要到公衛學院與陳建仁教授針對子宮頸癌防治計畫的討論。這是賴清德總統宣示在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率1/3的「健康台灣」施政方針,也是謝教授畢生努力的目標,他說他樂於奉獻自己的專長給國家社會。

看更多:第34屆醫奉獎/受《第四級病毒》啟發到非洲16年!吳宗樹打造馬拉威醫療奇蹟

 

 

◎ 圖片來源/謝長堯教授提供.許寶仁攝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厚生基金會.謝長堯教授

→最新資訊!快點【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