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AR、VR、MR不用大體老師?AI未來會取代醫師?醫學院院長說話了

AI 醫師

郭庚儒 整理 2024/01/30 10:1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科技越來越發達,發展出ARVRMR,不用親自大體解剖,就能探究人體奧妙,提升醫學教育的便利性,還有幾乎無所不能的AI,未來有沒有可能可以取代醫師呢?

 

醫學教育與科技同行

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說,科技的浪潮一波一波的襲來,醫學教育更是要走在浪頭,不但要跟著做,還要做到與眾不同,他不斷思考,還需要為學生做些什麼?什麼才是學生真的需要的?2019年世界醫學教育的趨勢已經闡明,醫學教育者應該要教學生如何去區別知識和訊息,如何使用AI,但歷久不變的,是「醫病關係」。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科技的東西是很炫沒有錯,但不是把教學都變成花俏的東西而已,我們要把握做這些的目的是什麼?」陳宗鷹想,有沒有科技無法取代的部分?當拉高視野,會看到這就像是一個時代的趨勢變化一樣,不論如何變,還是要回到原本的初心,回歸教育原本的目的。

 

如今各種假訊息橫流,要怎麼讓學生辨別真偽?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陳宗鷹說,現在教育趨勢如此多元,未來醫學系有可能不再固定要讀滿6年,「以學生能力為導向」可依據學生的能力縮短或延長修業年限;「可信賴專業活動」(Entrustable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EPAs)則是當學生達到足夠的勝任能力,就能夠信任而放心獨立執行的醫療行為。

 

但不論是教學方法或是新興科技,陳宗鷹浸淫醫學教育多年,他有自己的體會:「我們曾經被問題導向學習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誤導過,以為只有PBL才是正統的教學方法。其實並不完全錯,而是要更開放一點,PBL很好,但只是其中一個教學方法。」

 

「這也一直讓我們在想,到底要怎麼去塑造未來的學生?」陳宗鷹思索著醫學教育的價值和使命。「因為疫情,很多東西在變,但很多東西是不會變的。通常方法改變,但實質內容不變。例如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會因為疫情而改變,但我們對教育的使命,要培養良醫的目的,這都是不會改變的。」

看更多:AI改寫未來醫療!機器人送藥、AI內視鏡偵測大腸癌 科技展現醫療未來之路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科技無法取代的事

以大體模擬手術為例,雖然利用ARVRMR很炫,但真的可以全部取代實體的手術嗎?陳宗鷹說,醫學院的大體解剖實驗,有真實的大體老師,從家訪、解剖到為大體老師進行縫合、入殮、送靈、追思會等人文儀式,讓醫學生可以感受到面對的是「人」,這才是醫學院育才的重點。

 

從慈大畢業的醫師,在經歷多年的歷練之後,回頭去看求學生涯,大體解剖或模擬手術,無疑對他們都有很大的影響。6年制第一屆的畢業校友趙若辛,認為慈濟帶給她最大的影響力,就是「對人的重視」。

 

她說,大體解剖時,她在過程中真的就是完完全全的感受「人」這件事情,同時也感受到學校很認真的希望學生可以好好記得這位老師,身為一個人,學會認識、尊重一個人的感覺。

看更多:大體老師教我們的事:寧可在我身上割錯一千刀,別在病人身上錯劃一刀

 

7年制最後一屆的林宜臻也分享,當去家訪或是認識老師的生平,之後再到解剖台上,便會連結到老師原本也是活生生的一個人,而自己也才瞭解這樣的恩惠是怎麼來的。當儀式最後的送靈,陪著老師們最後一段路,林宜臻覺得,其實這樣上課,自己沒有額外付出過什麼,最後只能付出這一段時間,來表達內心的感激跟虔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如果今天捨去真的對人的情感與重視,利用科技來進行,或許對醫學生來說,可能就是把『人體』當成一個『物件』或『教材』。」陳宗鷹看過國外的一些例子、還有國內一些醫學院校,因為沒有足夠的大體老師而以科技來取代,目前也都遭遇這樣的問題,而必須另外以義診或其他服務方式,來補足人文的學習。「但我們擁有這樣的資源,我們不能捨本逐末就不要了!」

 

重要的是,或許將來有科技的輔助還會發展出更新穎的應用方式,「但我還是希望他們能懂得感恩,要知道這些資源還是都來自於大體老師和他們的家屬,他們願意捐獻出自己的身體,家屬捨得願意成全,我們才有辦法有這人文與專業兼具的課程,也才能逐步建立這些數位人文資料庫!」

看更多:比醫師還會考試的AI當助手!快速生成「癌症治療計畫」 要不要自費新藥也幫評估

 

陳宗鷹建議,不排斥科技,希望加入科技,但沒有要取代原有的東西,因為「我們原本有的東西就很好!」醫療最重要的初心,就是「以人為本」,全人照顧的初心與人文素養,才是慈濟醫學教育的重中之重。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醫界教學典範徐達雄客座教授徐達雄,生前曾在與新進醫師的座談中提及:「看各位的心,能不能看見病人的痛苦,能不能幫病人解決痛苦。」而一路走來,陳宗鷹覺得科技再厲害也不能取代的,只有一個字,就是「情」。

 

◎ 本文摘自/《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從行醫到育醫,陳宗鷹教授的醫者人生》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