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中西醫合治大腸癌 死亡風險降3成!中藥+針灸手腳麻木、黑手症都好了

中西醫合治大腸癌

丁彥伶 報導 2024/06/20 13:0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雖然大腸癌被肺癌擠下「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寶座,但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大腸直腸癌經中西醫合治,過去第4期的5年存活率僅能勉強破0蛋,但現在卻有1~2成,甚至許多病人存活十多年以上。中醫指出,目前中醫癌症患者加強照護整合方案中,約有9千多位病人是大腸癌,「中醫真的可以提高存活」,呼籲腸癌患者快申請中醫癌症加強照護!

 

中醫治療真的有效!外科醫師轉投中醫

「中醫治癌真的很有效!」馬偕醫院中醫部主任陳光偉原本是外科主治大腸直腸癌的醫師,但在多年照顧病人的經驗下,發現癌症病人結合中醫治療,不僅可以大幅降低治療副作用,並有提高生存期及存活率的效果,便報考中國醫藥大學中醫體系。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72歲女星失憶、口齒不清是「腦梗塞」!江坤俊曝每3秒多1人失智 按5穴位防失智

 

陳光偉照顧癌症病人超過30年,他說,過去大腸直腸癌第4期5年存活率只有極低的個位數字,但是結合中醫治療後,現在的5年存活率提高到1~2成,他還有許多病人已經健康存活10多年。他指出,目前他們的做法是,病人術後第2天中醫就加入針灸治療,可以減低病人的疼痛及提早恢復消化力及免疫力。

 

陳光偉說,術前術後進行化療、放療、標靶藥物治療及免疫治療都可以結合中藥或針灸治療,對於癌友最常出現的化療腸胃不適,或骨髓抑制、疲勞無力等,中西結合治療都能有效降低。他舉例,三期以上大腸癌通常會併用標靶藥物,標靶藥容易引起的手麻等神經病變,一般殘存3~5年都沒辦法改善,若結合針灸等中醫治療,多數患者都可以解除神經病變的副作用。

 

中醫輔助治療大腸癌 滑罐也能降低副作用

高雄長庚中醫部蔡明諺主任指出,因為標靶治療平均有10~14個月的無症狀期、能延長生命,幾乎每位3期以上大腸直腸癌病患都會接受標靶治療。但許多標靶藥物都有皮膚病變、手腳麻木等神經病變,該院臨床經驗發現,即使有些藥物有標示不能服用中草藥的禁忌,但運用針灸治療可以治療患者的手腳麻木、手抖無力等症狀。

看更多:中醫教你夏季養心4小技巧!配合4穴位按摩 保養心脈好簡單

 

另外,蔡明諺說,滑罐可改善病人化療期間的疲勞、噁心嘔吐、睡眠障礙和疼痛等。中藥搭配外用製劑能減緩標靶藥物的皮膚紅疹、痤瘡或指甲病變等。而針對標靶藥引起雙手如冰、腳底腫脹好像黏滿砂礫而行走困難等神經病變,經辨證論治採用「溫經散寒養血」和「清熱利濕舒筋」的藥方,病人治療數周後症狀也逐漸恢復,生活機能大幅改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蔡明諺說,健保資料庫顯示,癌症合併中醫治療可以大幅降低35%的治療副作用,存活率可以提高30%~35%,希望癌友們可以加入中醫加強照護方案。

 

豬哥亮、賀一航、葉教授、余苑綺都因大腸癌病逝

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澤宏說,藝人豬哥亮、賀一航、「心海羅盤」葉教授(葉耀星)、余天女兒余苑綺等人,都是因為大腸癌去世,豬哥亮和葉教授都是不願接受正規治療,後來回天乏術,賀一航則是開刀後不敢接受化療,後來因為肝、肺轉移病逝。

 

而李亞萍曾說過余苑綺因長期化療,身體出現抗藥性,且紅白血球及血紅素等都未達標準無法再進行化療,這些都說明了大腸癌在治療上所遭遇之困難。

 

黃澤宏說,中醫在大腸癌治療上真的有很好的助益。中醫自古就很重視腸胃消化系統,並依體質差異進行個別化治療,在現有西醫大腸癌標準治療上發揮協同加成之抗癌效果,是調節並維持免疫力的重要角色,因此中西整合是大腸癌之最佳治療方案。目前連哈佛大學癌症中心都把中草藥、針灸、氣功等納入癌症協同治療中,台灣有很好的中醫條件,更希望癌友們多加利用,具有達到延長大腸癌患者壽命之終極目標。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女星不當減重1個月昏倒12次!醫授「排濕瘦身法」1茶飲降脂祛濕

 

◎ 圖片來源/丁彥伶攝
◎ 諮詢專家/陳光偉醫師.蔡明諺中醫師.黃澤宏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