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東西能改善自律神經!日名醫建議不留照片、減少物品 照顧自律神經
日本自律神經名醫、順天堂大學醫學院教授小林弘幸表示,人的身體很會順應環境卻不懂得改變環境,常因此引發自律神經失調,這時候就需要「重開機」來維持健康。他建議,盡可能不要留下照片、減少物品,有助改善自律神經。以下是他的分享。
追求下一個起點 別被過去困住
我一直都盡可能不留下照片之類「帶有回憶的物品」。原因就是「放眼起點而非終點而活」,我想要不斷追求「下一個起點」,而不是被過去困住。我所說的照片,其實是泛指所有帶有回憶的物品,過度珍惜各式各樣帶有回憶的物品,只會被過去所束縛。並不是要你丟掉所有照片,但建議找機會做出取捨。
盡可能不留照片和有回憶的物品 改善自律神經
丟掉實體的物品,心情會明顯地暢快許多,在實質面、精神面,都能讓人感覺鬆一口氣,自律神經的狀態在那當下也會有所改善。人死後什麼也不會留下。我身為醫師,曾見過無數生命的離開,但在我心頭縈繞不去,最深刻的經驗是高中時母親的離世。母親當時只有46歲,去世後只留下了牌位,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東西。
看更多:日本名醫揭祕「1分鐘」重置自律神經!找回平衡生活的「重開機日」神奇功效
不要留下有實體的過去 減輕自己的包袱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種想法太冷淡,但我覺得那樣就夠了。每個人死後都終將是一堆白骨,什麼也帶不走,這個終點早就已經決定好了。正因為這樣,我才會總是追求起點,而不是放眼終點而活,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如果知道自己只能再活10年,就將此時此刻當成起點吧。壽命只剩2年或只剩3個月也一樣,現在便是站上起點的時刻。
不要被過去的人生困住,不要看著過去而活,而要注視著下一個起點而活。方法之一便是盡可能不要留下「實體的過去」,減輕自己的包袱,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認知。
減少物品的訣竅 所有東西總有一天都會丟掉
區分「需要的東西」和「不需要的東西」 ,是整理身邊物品最基本的原則,愈是不擅長整理的人,「需要的東西」比例就愈高,最後因此留下太多東西。就算現在沒有丟掉,大概也是2年後就會丟掉,差別只有早丟或晚丟而已。
我自己的想法是,「所有東西總有一天都會丟掉」。過去我接受某本雜誌採訪時,曾被問到「小林醫師您有沒有什麼想要保留一輩子的東西?」但老實說,完全沒有,「一定要留到自己死去為止的東西」連一樣也沒有。我希望你可以抱著這樣的想法,審視自己的衣櫃。
看更多:收冬衣、冬被了!達人教作3步驟輕鬆收納 1小物助防潮 不怕衣被發霉發臭
現有東西丟一半也沒關係 減少物品照顧自律神經
所有東西總有一天都會丟掉,只要這樣想,會發現許多東西其實是現在就可以丟棄,把現有的東西丟掉一半以上也無妨。有本暢銷書是《法國人只有10件衣服》,就自律神經的觀點來看,這是非常棒的生活方式。光是減少物品,讓衣櫃空間變清爽,就有照顧自律神經的效果。
所有物品挑一樣會好好愛惜使用的就好
「把所有東西都丟掉」的做法太不切實際,因此我建議「挑一個最珍惜的留下來」。手錶、包包、皮夾、鞋子、文具都挑出一樣會好好愛惜使用的,其他全部不要留下,會讓你的身邊清爽舒暢許多。
看更多:消除緊張呼吸法!這樣深呼吸直接調節自律神經 日醫授「慢活法」控制自律神經
減少身邊物品 心情輕鬆愉快
調理身心狀態的訣竅,就在於「沒有多餘的東西」,以及「圍繞在身邊的都是讓自己感到舒適的東西」。減少身邊的物品,心情也會更輕鬆愉快,因為留下來的東西,都經過自己精挑細選,相信一定能讓你每天神清氣爽。若想要提升身心狀態,千萬別小看這件事。
◎ 本文摘自/《重整習慣 重開機生活打造新人生》小林弘幸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