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作弊是種社會疾病!這些實驗告訴你:2種情況下 作弊者會繁衍

羅以容 整理 2024/11/20 11:2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作弊者是會繁衍的。人們看到周圍其他人先作弊的話,就比較可能試著作弊。有些研究者認為,當我們認為被抓到的機率低,且行動的道德處於灰色地帶,在這種模糊曖昧的場合中,更有可能出現上述現象。不管你喜不喜歡,那個灰色地帶可能把作弊包藏在某個整體來說有如電子遊戲一般無關緊要的東西底下。

 

實驗發現,處在灰色地帶作弊會繁衍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利和同事在卡內基美隆大學設計了一項實驗,讓參與者有機會破解益智題目來換錢。研究參與者整群坐在一起,拿到幾張紙,每張紙都有20組由9個數字構成的矩陣。那9個數字可不是像28那樣整齊漂亮,而是不工整又精確的1.578.43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受試者的工作是找出每個矩陣中加起來為10的兩個數字然後圈起來。不難,但人們要是能在5分鐘時限內找出20對數字,就沒那麼尋常了。除了紙張之外,每名受試者也拿到一個裝了現金的信封,有人跟他們說,實驗結束時可以從中取走報酬。每正確解決一個矩陣,就能拿到50分錢。解出越多矩陣,拿到的錢就越多,最多可以把信封裡的10美元全拿走。

 

艾瑞利和同事另外又進行了好幾次條件不同的改版實驗,但在其中一個版本中,他們想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如果給人們絕對不會被逮到的作弊機會,人們會不會作弊。

 

為了製造這種機會,研究者不只讓受試者在時間到之後自行報告解決的問題數,他們還叫受試者不用把紙張拿給任何人看,就直接塞進碎紙機。理當要掌管整個實驗的人,對這整份工作公然表現出一種「你們看看我有多不在乎」的態度,一直埋首在書本中。所以人們既有「每答對一題能獲得報酬」的作弊的誘因,又有「要求他們把記載實際表現的證據銷毀,並能自行提報結果」的作弊的自由。

 

許多人都把握了機會。但既然大家都把成績裁碎了,我們從何得知這件事?艾瑞利提前把這套益智問題交給其他人然後實際去計算表現分數,找出了一個人們能在5分鐘內解出多少題的平均值。獲得作弊誘因和作弊機會的受試者,自稱解開的矩陣數平均下來為12個,而控制組平均為7個。有鑑於該實驗執行者控制了這部分以外的一切變項,作弊因此成了唯一的解釋,所以有些人作了弊。

看更多:脆弱與勇敢能同時並存?專家提醒脆弱人人有 唯勇敢能讓你不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作弊的人,會更容易出現作弊

但如果參與者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作弊的人,情況會變成怎樣呢?如果有人登高一呼帶頭撈錢的話會怎樣呢?研究者為了回答這問題,又重新做了一次實驗,但這次有暗樁,一位演員假裝自己不過是另一名參與研究的受試者並帶頭起事。就在計時5分鐘開始後沒多久,這個人就會站起來,意思就像是說「好了!然後要幹麼?」實際情況下顯然不可能有這種事,因為矩陣難題的耗時本質,代表著不應該有人有辦法那麼快就全部答完。

 

然而,那個進行著實驗但其實也在演戲的人,就只是朝碎紙機那邊比了比,叫暗樁把紙張碎掉然後自己從桌上信封拿錢。暗樁照著做,接著就很故意引人注目地把所有錢倒進他貪婪的掌心,然後朝門口走去,還用一種我得想像成是「掰啦,傻子們!」的表情,回頭瞥了其他受試者一眼。戲就演到這邊,受試者們心中留下了一個明確的印象:那個人根本就在作弊,然後還全身而退。

 

這會讓他們更有可能不照實陳述自己的成績嗎?會喔。整體來說,這組人作弊的情況更嚴重,自稱解開了15題。這個數字是研究者實際給控制組測卷計分後得出的基底成績的兩倍多,而且明顯高過「給受試者會作弊機會、但不提供行為典範人物」時的分數。

看更多:催眠有什麼好處?催眠能減重、改善失眠?催眠好處一次看

 

其他實驗也證實

在其他實驗團體中也發現了這樣的結果。舉例來說,阿佳塔.布拉奇尼歐和瑪歌薩塔.維倫科給波蘭學生類似的機會,讓他們作弊並脫身。進行拼音測驗的學生以為沒人盯著,而在房間中央有一堆非常醒目的書。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然而,實驗執行者這時正用著老把戲,在單面鏡後頭暗中觀察。房間裡那堆書包括了字典,而有一個告示大致是寫著,「注意喔,不要拿這些書在那場拼音考試作弊,好嗎?」跟艾瑞利的研究類似的地方,在於這些實驗執行者會安插一名暗樁,假裝自己只是又一個在考試中走向書堆用了一本字典的學生,而操縱了現場情況。和那些試程中沒有作弊暗樁的人相比,這批裡頭有暗樁的人更常作弊。

 

所以,就如去個人化的人會留意社會提示來決定如何行動,作弊者也會物以類聚。不過,有時候我們眼見別人怎麼做其實沒差。有時候,作弊與否取決於對我們來說什麼有風險。

看更多:「生氣」竟有助你達成目標?研究發現:憤怒能成為挑戰困境的強大動力

 

◎ 本文摘自/《再玩個一關就好了:關不掉遊戲不是你的錯,那些潛藏在電玩之中的心理學效應》傑米.麥迪根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