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阿翰爆金鐘片「真嗑生豬腳」不只吃一次!醫曝生吃「這種肉」感染風險最大

許雅磊 報導 2022/10/26 18:4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第57屆金鐘獎完美落幕,其中精彩的4分鐘開場影片,阿翰還原《斯卡羅》片段,蹲在地上將手中的「生豬腳」拿起來啃,畫面曝光後,觀眾們嚇壞,驚問「豬腳真的是生的?」對此,阿翰認了,更曝「不只吃一次」,道出拍攝背後祕辛。豬肉真的可以這樣吃?到底我們平時吃的生食,哪些對健康有影響?

看更多:外食族蔬菜吃不夠?11種蔬菜「可以直接吃」!營養師密技不藏私 涮嘴又順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阿翰在金鐘開場影片裡嗑起「生豬腳」。

 

吃到沒熟的豬肉會怎樣?

為什麼牛排可以挑自己喜歡的熟度,雞肉、豬肉一定要煮熟才可以吃?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表示,豬隻身上可能帶有旋毛蟲及豬肉絛蟲;旋毛蟲除了可能造成腸胃道不適症狀外,還可能侵犯肌肉而造成肌肉疼痛、全身痠痛、無力等症狀,嚴重恐侵犯心臟造成心肌炎等後果;而豬肉絛蟲則可能會寄生在腸道、眼睛、大腦各處,造成嚴重的疾病或併發症,即使用藥物治療也難以根治,故建議豬肉應烹煮至全熟後再食用較為安心。

 

此外,阿翰也分享,「每演完一次,就要拿蘋果西打漱口」,此舉是否能抑制病菌孳生?柳朋馳表示,氣泡飲料只能去騷味,但搞不好有蟲卵卡牙縫,刷牙加牙線輔助剔牙較有幫助,若時、地許可加上漱口水漱口,抑制病菌效果更佳。

 

另外,柳朋馳提到,由於牛隻飼養方式的改善,牛隻的寄生蟲問題已較以往減少,雖然牛隻仍可能帶有牛肉絛蟲,但對人體的影響較小,且投藥治療的效果好,故食用半熟牛肉通常很少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

 

雞肉為何也不可生吃?

禽類則容易感染「沙門氏桿菌」,若食用不熟的雞肉,就可能感染沙門氏桿菌而出現腹瀉、發燒、嘔吐等症狀,若抵抗力較差的族群甚至有致死風險,故建議烹煮雞肉時應確保完全煮熟後再食用,以保障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韓國美食「醬油螃蟹」易感染寄生蟲

到韓國很多人都喜歡點必吃美食「醬油螃蟹」,不過醬油螃蟹屬醃製生蟹,也可能有附著細菌。柳朋馳表示,螃蟹可能會因為生長的不同環境而帶有不同病原體,如淡水蟹就容易有肺吸蟲寄生;熱帶、亞熱帶、溫帶淡水和鹹淡水域的蟹,則可能有天然存在的霍亂弧菌、腸炎弧菌等。

 

若吃了受肺吸蟲感染的生螃蟹,肺吸蟲就有機會從腸道進入肺部,可能導致腹瀉和腹痛,或發燒、胸痛、昏眩,嚴重更會入侵腦部,出現腦膜炎症狀;而霍亂弧菌則會導致腹瀉和嘔吐,患者可能會脫水;腸炎弧菌的常見症狀則有腹瀉、腹絞痛、嘔吐與頭痛。

 

柳朋馳提醒,酒、醋或辣椒等醃製生蟹,其實不能完全消滅細菌和寄生蟲,最好確實煮熟後再食用,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看更多:非洲豬瘟病毒頑固難殺死!毒理專家警告煮熟豬肉不能看到「這個」才安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生食雞蛋」美味有風險

另外,雞蛋半熟、軟嫩的口感是許多人的最愛,但未完全煮熟食用,對健康會不會有什麼影響呢?柳朋馳表示,雞蛋本身並無菌,不過蛋殼卻可能存在「沙門氏桿菌」,若民眾不是特別挑選水洗蛋,雙手在處理食材的過程,不論餐具或砧板,都可能殘留細菌,未煮熟食用恐有感染沙門氏桿菌的風險,而引起噁心、腹部絞痛、發燒等症狀;建議嬰幼兒、年長者或抵抗力較差者,最好還是煮熟後再食用較佳。

看更多:溫泉蛋、生魚片、苜蓿芽可能也有李斯特菌!營養師授5招防感染 3大危險族群要注意

 

◎ 圖片來源/翻攝自阿翰po影片
◎ 諮詢專家/柳朋馳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益生菌、優酪乳是生食還是熟食?好菌幫助調節免疫 癌症患者可吃嗎?
icon
2020-12-14 10:00:00
延伸閱讀
脫下口罩丟掉後別忘做這事!小心病菌藏在細節裡5大觀念要知道
icon
2020-02-12 10:48:00
延伸閱讀
「夏至」養生喝2杯茶!多吃3食物滋陰退熱 忌貪涼、生食、洗冷水
icon
2022-06-21 12:47:35
延伸閱讀
媽媽吃生魚片 害女嬰感染李斯特菌!5種高風險食物少吃為妙
icon
2020-09-01 14:52:00
延伸閱讀
他發燒以為是感冒?「肝膿瘍」症狀似感冒,未治療恐敗血症喪命
icon
2020-08-28 11:30:00
延伸閱讀
生吃恐害到自己的9食物!不是每種蔬菜都能生食 恐害腹瀉嘔吐、胸口灼熱甚至中毒
icon
2022-03-29 17:38:53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