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牙後牙縫變大」警覺1件事!牙周細菌會不會鑽進血管跑到心臟?
「擔心洗牙愈洗牙縫愈大,但又害怕牙周病細菌跑到心臟。」這是很多國人看牙的心聲,如此矛盾的心情,經常讓民眾耽誤就診時機,但你知道嗎?這段話其實漏洞百出!到底正確的觀念是什麼?
牙周病可怕在哪?
萬芳醫院牙科部醫師黃彥文說明,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受細菌叢感染破壞,通常是口腔清潔不佳所引起,如果把牙齒比喻成房子,所謂的牙齒疾病可想像成房子(牙齒)因日曬雨淋(咀嚼)與汙垢堆積(細菌)後,導致的外牆脫落(蛀牙),若放任讓損壞繼續加深,管線就會出問題(神經發炎);另一方面,若平常沒做好水土保持(潔牙與洗牙習慣),則會導致地基受損(牙周病)而逐漸位移倒塌(牙縫變大甚至掉牙)。
看更多:沒有天天刷牙沒關係?小心會得失智症!醫揭口腔暗黑面:慢性發炎、免疫失調
洗牙後牙縫明顯變大,罹牙周病機率高
由此可知,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是預防牙周病的最佳方法,黃彥文表示,除了每天刷牙外,定期洗牙可以讓牙醫師順便清除牙結石,並檢查有無牙齒疾病,若洗完牙後覺得牙縫明顯變大且牙齦萎縮,有很大的機率罹患牙周相關疾病,應詢問牙醫師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牙周病,因為洗牙並不等同治療牙周病。
看更多:24歲女牙痛竟要命!牙醫、中醫聯手教絕招,驚人方法秒止痛
牙周病會誘發心臟病嗎?
至於牙周細菌是否會鑽進血管跑到心臟?黃彥文說,雖然牙周病患者的確有較高比例的心血管疾病,但目前科學證據並未證實兩者有直接關聯,因此不須特別擔心,即便少數有心臟瓣膜疾病患者,也可藉由抗生素預防在治療時細菌感染的風險。
黃彥文強調,若民眾罹患牙周病,藉著規律生活、減少抽菸與控制血糖,都可達到穩定病情的效果。面對牙齒相關疾病,最好的方針仍是預防勝於治療,只要民眾注重牙齒清潔、定期安排洗牙(健保給付每半年1次)與回診,才是長久維護口腔健康的捷徑。
看更多:敏感性牙齒恐是「缺鐵」惹禍!醫曝鐵質不足症狀 2營養素改善敏感性牙齒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萬芳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