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罕見「雙陰道、雙子宮」妙齡女難懷孕 台大微創手術一圓生子夢

20240515臺大醫院微創手術再創新 子宮鏡手術矯正「完全性子宮中膈」

許寶仁 報導 2024/05/15 18:2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少子化成國安危機,但有人卻難圓生子夢。國內習慣性流產及早產的女性族群中,有高達25%患有先天性子宮畸形,其中又以子宮中膈占比最高,對流產影響也最大,台大醫院5/15發表創新微創手術矯正子宮中膈,手術成功率逾9成。

 

33歲的陳小姐患有先天子宮畸形症,但從小到大並不自知,直到備孕期間一直不順利,吃中藥調養仍不見成效,直到不孕症門診諮詢,才檢查發現是罕見的「完全性子宮中膈」及陰道中膈,早先在外院評估須搭腹腔鏡與子宮鏡手術,經轉介台大醫院,決定接受子宮鏡微創手術,「少挨一刀」。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想生卻不能生?32歲女罹子宮內膜癌被迫移除子宮!生殖技術輔助終圓生子夢

 

先天性結構異常造成習慣性流產

台大醫院婦產部醫師楊博凱表示,據統計,約7%女性患有先天性子宮畸形,其中「完全性子宮中膈」的占比更低,由於病友身上先天性的結構異常,造成血流不正常、子宮腔空間受限,進而導致胚胎早期血液循環與後續發育時的空間受影響,因此容易流產。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任楊政憲說明,多數患者在備孕前並不知道自己罹患完全性子宮中膈,而由於具有雙陰道,在初次性行為時,伴侶的陰莖會從其中一側陰道進入,導致該側的陰道被撐大,另一側就不會再被使用,所以除非排卵也都正好在同一側,否則就沒有機會懷孕,而受限於子宮空間及血液供應異常,常見有習慣性流產的情形。

 

免腹腔鏡 子宮鏡手術微創打通子宮中膈

楊政憲說明,單純的子宮中膈並不算困難,但完全性子宮中膈不但罕見,複雜度也高,必須在保留子宮頸之下,精準打通子宮中膈,台大醫院婦產部生殖內分泌暨不孕症團隊過去16年已完成58例,運用微創的子宮鏡手術來矯正子宮中膈,在不必使用腹腔鏡,沖刷液也使用較少的狀況下,大幅降低手術風險與困難度,並提升了手術成功率。

 

楊博凱表示,相較於傳統手術的成功率僅56成,創新手術的成功率可達9成以上,也免除傳統手術可能造成子宮破裂、膀胱受損,必須再剖腹修補的風險,根據國外經驗,手術後懷孕機率大增,甚至懷孕後可不必靠剖腹產,自然產的安全性也升高。

看更多:人工生殖50%生不出來!長庚研究解開黑盒子 3年內可望協助不孕夫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運用子宮鏡矯正「雙陰道、雙子宮」步驟圖。(圖/楊博凱醫師提供)

 

完全性子宮中膈若無症狀 備孕期再矯正就好

楊博凱說明,完全性子宮中膈患者其實未必有明顯症狀,像今天出席記者會的案例陳小姐,就是在準備懷孕未果才檢查診斷得知,少數人可能因阻塞性而出現嚴重經痛,10多歲就發現結構異常,症狀的差異性相當大。臨床上傾向,在有備孕需求時再進行矯正,若無症狀且沒有懷孕需要,其實並不影響健康。

 

個案陳小姐在術後2、3個月即順利植入試管嬰兒,產下第一胎,如今又懷上第二胎,是雙胞胎,她對這項子宮鏡矯正手術充滿感恩的心。台大醫院這項矯正手術的研究成果也刊登在《國際婦產科微創手術期刊》。

看更多:不孕看哪科?不孕真的不能生?權威醫師來解答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台大醫院.楊博凱醫師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台大醫院.楊博凱醫師.楊政憲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