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血壓正常值是多少?血壓標準和高低血壓範圍一次看

血壓正常值

丁彥伶 報導 2024/07/09 15:36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目錄
1.
血壓正常值是多少?非固定不動之數值
2.
血壓標準:兒童和老人的血壓標準不同
3.
血壓正常值表
4.
有血壓正常值年齡對照表?這是錯誤的
5.
低血壓標準值是多少?治療標準看這裡
6.
低血壓高危險群是哪些人?
7.
為什麼會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
8.
高血壓症狀:失眠、耳鳴、呼吸短促
9.
哪些族群容易有高血壓?
10.
高血壓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11.
血壓常見問題

血壓正常值是多少?有血壓正常值年齡對照表嗎?血壓會依年齡、情緒、活動狀況或疾病而有所變動,有關高、低血壓標準值和高血壓症狀、原因,健康2.0帶大家一次看懂!

 

血壓正常值是多少?非固定不動之數值

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指出,一般而言,血壓正常值為120/80mmHg(毫米汞柱),120mmHg是收縮壓,指心臟收縮時的血壓,一般常稱為「高壓」;而80mmHg是舒張壓,指心臟舒張時的血壓,一般稱為「低壓」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血壓會依年齡、情緒、活動狀況或疾病而有所變動,非固定不動之數值。過去大家認為收縮壓和中風等疾病比較有關,認為收縮壓數值比較重要,而現在的研究發現,舒張壓和收縮壓一樣重要。

 

血壓標準:兒童和老人的血壓標準不同

兒童的血壓正常值標準

正常的血壓,隨著性別、年齡以及身高(身長)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人以為嬰兒或兒童沒有高血壓,但是根據馬偕醫院兒童心臟科收集的資料顯示,近年各國學齡兒童高血壓盛行率約為1%~3.5%,血壓偏高或稱為「高血壓前期盛行率」也有2.2%~3.5%。在特定族群像早產兒、肥胖的小朋友的高血壓比例高達4%~23%、慢性腎病小朋友高達50%,糖尿病童也有4%~31%的盛行率。

 

兒童的血壓沒辦法和成人用統一標準,必須根據性別、年齡和身高做校正。未滿13歲,根據美國兒童醫學會2017年治療準則:兒童時期高血壓的定義,以血壓的收縮壓或舒張壓,位於同年齡層及身高群正常血壓曲線介於90個與95個百分位數之間者,為血壓增加患者,超過95個百分位數時為第一期高血壓,超過95個百分位數、血壓增加12毫米汞柱為第二期高血壓。超過13歲則按照成人標準,收縮壓大於13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大於80毫米汞柱就算第一期高血壓。

 

以下為嬰兒到兒童不同年齡的血壓正常值標準:

 

▲兒童血壓正常值年齡對照表。(圖/翻攝自1999年兒科醫學會雜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老人的血壓正常值標準

老人的血壓正常值標準和一般成人一樣,收縮壓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90毫米汞柱,都可稱為有高血壓。不過因為年長者常會有血管硬化,而有所謂的「孤立性收縮性高血壓」,也就是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但舒張壓卻是正常或小於90毫米汞柱,根據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的統計顯示,老人高血壓約7成都是這種高血壓型態。根據國際間的兩項大型研究,治療孤立性高血壓可以減少死亡率、重大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風還有冠狀動脈疾病,所以老年人即使舒張壓正常,還是要治療高血壓。

 

目前依照實證醫學的觀點,對於80歲以下的歲的老人,血壓正常值跟一般成人一樣,一旦超過當收縮壓超過140/90毫米汞柱就算是高血壓,必須治療,低於以下則要生活和飲食控制並追蹤。但高於80歲以上老人的血壓,根據2015年台灣高血壓指引建議,不管有沒有其他疾病,血壓控制在小於150/90毫米汞柱即可。

 

血壓正常值表

過去一般認為血壓要到140/90mmHg才算高血壓,但是台灣高血壓學會的《2022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中,將高血壓的標準下修到130/80mmHg,所以,只要超過這個數值,就算是高血壓。

 

▲血壓正常值、高血壓前期和高血壓標準。(圖/翻攝自國民健康署臉書粉絲團)

 

血壓標準值為什麼變嚴格了?主要是因為一篇以華人為主要受試者的大型臨床試驗《STEP》研究結果。這項研究是由兩岸合作,收集近50家醫學中心、各收案200名的病人,總共收案8511位6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這項研究將收縮壓控制在110~120mmHg的患者設為積極組,收縮壓130~140mmHg設為標準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進行3年多的研究後,顯示與標準組相較之下,積極組的心血管風險降低26%、因心血管問題導致死亡的風險降低28%、中風與急性冠心病風險下降近30%、急性心臟衰竭風險降低73%,該研究首先於2021年8月在歐洲心臟學會年會發表,後來也獲刊在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由於這項研究較過去以西方人的血壓標準,更能代表華人的血壓正常值,因此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共同決定將血壓標準值下修,控制變嚴格。

 

新光醫院心臟科醫師洪惠風表示,目前中華民國心臟科醫學會和台灣高血壓學會將血壓的控制重點放在在家量血壓。因為醫院的量血壓有一些規則,如必須要先休息五分鐘、在溫暖安靜的環境下、量兩次血壓之後再將血壓值平均,但是現在的醫療環境下,沒有這種安靜量血壓的機會,所以改成請民眾在家中,壓力比較小的環境下自我監控,測量更正確,所以標準值變嚴格。

 

高血壓前期:目前認為收縮壓在120mmHg~129mmHg、舒張壓低於80mmHg,屬於血壓偏高的,需要就醫請求協助改善。

 

高血壓第1期:收縮壓130~139mmHg,以及舒張壓80~89mmHg,必須趕快就醫治療。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高血壓危險期:收縮壓140mmHg或更高,或舒張壓90mmHg或更高則是高血壓第2期,也是必須趕快治療。若收縮壓高於180mmHg或舒張壓高於120mmHg,要快就醫。

 

此外,洪惠風醫師提醒,每個人的左右手血壓可能不同,測量時應以較高的那一手血壓為準。他舉例,他的右手血壓比左手高10mmHg,若左手量得125mmHg,右手其實已達135mmHg,屬於高血壓範圍,容易被誤判。建議平常可以多測量左右手,了解左右手的血壓是否有差異。

看更多:血壓計推薦怎麼買?哪個時候量血壓最準?多少是高血壓?專家解答了

 

有血壓正常值年齡對照表?這是錯誤的

有血壓正常值年齡對照表?網路上傳言「血壓有年齡之別,要以220減去年齡再乘以0.8是高壓標準,乘以0.6是低壓標準」還說是「吳氏血壓計算法」,這是錯誤的,這個算法和一般指年齡的運動最大心跳相似,但算法不精確,而且和血壓一點也沒有關係。如果誤信,可能會害自己陷於高血壓的危險。

 

另外,一般人常認為老年人的血壓可以較高,但這是錯誤觀念。洪惠風醫師說,臨床上顯示,年齡愈大的人血壓容易會比年輕人升高,但這並不表示年齡愈大可以將血壓標準放寬。

 

他引述2019年台大醫院王宗道教授所進行的跨國性研究,這項研究將一批年齡自60至80歲的兩岸華人分成兩組,一組將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一組則在150mmHg以下。結果顯示,血壓控制在130mmHg以下組可降低1/3中風及心肌梗塞風險,和1/4的心臟病風險。因此,不分年齡,血壓都應控制在130mmHg以下。

 

低血壓標準值是多少?治療標準看這裡

有高血壓的標準,有低血壓的標準嗎?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HA)於2019年發布最新的高血壓指引,血壓收縮壓低於90mmHg,或是舒張壓低於60mmHg,屬於低血壓。洪惠風醫師說,有些人先天血壓就比較低,目前一般認為,只要器官的灌流通路都暢通,大腦功能和心臟功能都正常,都不需要特別治療。

 

唯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血壓從正常或過高突然降低到低血壓,可能有引起身體症狀的情形,這種狀況就需要趕快就醫治療。另外一種是姿勢性低血壓,例如躺著時的血壓正常,但是站立時血壓的高壓低了20mmHg以上,或舒張壓低了10mmHg以上,例如躺著時收縮壓是110mmHg,站起來卻低於90mmHg,可能會引起頭暈或昏倒等急性症狀。

 

針對姿勢性低血壓可能引起身體不適症狀,洪惠風醫師建議處置方式包括可以穿著彈性襪,壓迫血液回流,以及睡覺時抬高頭部、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取、少量多餐等來改善。此外,也要檢查是否有貧血、甲狀腺問題、類固醇不足等潛在疾病。若排除這些因素,也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致,必須尋求解決之道。

 

馬偕醫院建議有低血壓問題的民眾要注意

  1. 養成每日量血壓的習慣,了解每天血壓的變化。
  2. 檢視服用藥物的種類、劑量等,是否有造成低血壓的原因。

  3. 若出現低血壓且有不適症狀、心跳太快或每分鐘少於60下時,建議安排就醫檢查,以排除疾病的問題或治療。
  4. 日常生活需注意姿勢的改變,避免持續同姿勢太久,如久站、久蹲等,應漸進緩慢以防止暈眩或跌倒的發生。

 

看更多:他高血壓服藥卻變成低血壓!醫揪元凶 都是「它」害的 低血壓6大症狀曝光

 

低血壓高危險群是哪些人?

因為許多中風、心臟病發作都跟血壓太高有關,很多人以為「低血壓的人或許更健康」,其實那可就錯了,目前醫學有很多藥物可以降低血壓,但是一旦低血壓緊急發生,藥物也很難成功讓患者的血壓回復,所以低血壓的預防也很重要,以下介紹低血壓高危險族群,要及早預防:

 

婦女、長者

女性和年長者是姿勢性低血壓的高危險群,有低血壓傾向的婦女和年長者要注意變換姿勢,如從坐著到站起來時,注意要扶著椅背或牆壁,等站好頭不暈了再行動。

 

孕婦

懷孕期間,孕媽咪身體要供應自己和胎兒血液和體液循環,體循環系統在懷孕期間迅速擴大,血壓可能會下降,通常產後血壓會恢復,但懷孕期間要避免低血壓引起跌倒意外。

 

心臟疾病

有心臟瓣膜問題、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臟衰竭等各種心臟問題患者要注意。

 

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功能異常者、腎上腺功能不全、低血糖以及某些糖尿病等,可能有低血壓。

 

水喝太少或生病引起脫水者

夏天身體大量出汗,或是生病發燒會引起身體缺水,令人感到虛弱、頭暈和疲勞,也可能有引起低血壓的危險,脫水嚴重甚至會休克、致命。

 

大量出血

如有嚴重外傷或內出血等,會造成血液量和體液不足,使血壓嚴重下降。血液不足無法供應器官血氧可能休克、致命。

 

營養缺乏

年長者和體虛者較易因攝食不足而發生營養缺乏,像肉類蛋白質及蔬果容易不足,可能缺乏維生素B12、葉酸等營養,容易發生貧血而導致低血壓。

 

服用藥物

許多藥物可能影響血壓,如帕金森氏症藥物、抗憂鬱劑、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利尿劑及多種心臟藥物等,可能導致血壓過低。

 

為什麼會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

為什麼會得高血壓?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心導管室主任黃國書解析,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2種:

 

1.原發性高血壓

96%以上的高血壓原因不明,主要為體質的因素,大部分高血壓與遺傳及年齡有關,再加上環境因素,如體重過重、攝取過多鹽分及脂肪、酒精及吸菸、緊張、壓力等心理社會環境刺激及缺乏運動等因素造成。

 

2.續發性高血壓

因為罹患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神經系統、主動脈狹窄及藥物副作用等因素併發高血壓。

 

高血壓症狀:失眠、耳鳴、呼吸短促

高血壓有「隱形殺手」之稱,原因就是患者常感受不到任何症狀。少數人早晨會出現後腦痛、後頸痛或頭昏、失眠、耳鳴、呼吸短促、噁心、視力減退等症狀,也有人說頸部僵硬是高血壓的症狀,但其實通常患者毫無症狀,通常發現有這些情形時,已經罹患高血壓多時,且可能已造成身體嚴重傷害。

看更多:高血壓/為什麼血壓突然飆高?高血壓有哪些症狀?小心4個併發症

 

哪些族群容易有高血壓?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資料指出,發生高血壓的高風險族群有以下,民眾要及早預防,並早晚量血壓以及早發現:

1.飲食中鹽分攝取過量。

2.肥胖、體重過重。

3.家族病史、遺傳。

4.沒有固定的運動習慣。

5.高壓力的生活工作型態。

6.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像抽菸、飲酒過量。

 

高血壓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黃國書醫師提醒,高血壓長期沒有得到控制,會影響全身的健康,最常見的有以下的器官可能會出現較明顯症狀:

 

1.腦神經症狀

較常見的腦神經症狀是頭痛、耳鳴、目眩及手腳麻痺等,高血壓持續惡化產生腦梗塞、腦出血或暫發性腦缺血等併發症。

 

2.眼底病變

當微細動脈硬化會導致動脈內腔變細、動脈內壁變厚,使微細動脈出血,視神經乳頭浮腫,造成患者視力逐漸減低。患者大多是在出現視力模糊後,接受眼科醫師檢查時,才發現原來已經受到高血壓長期影響。

 

3.心臟症狀

在心臟部位,由於高血壓患者末梢血管阻抗性增加,患者心臟工作量比正常人大,往往會出現心室肥大或心臟擴大的現象,甚至心臟衰竭,或因動脈硬化所引發的狹心症或心肌梗塞。

 

4.腎臟症狀

高血壓未予以治療,會造成腎臟動脈硬化、腎絲球體病變、腎臟萎縮影響腎功能,引起慢性腎機能不全或尿毒症,這些會形成重大傷病。黃國書說,而這也是高血壓之所以需要長期治療,為的就是要減少這些併發症的發生。

看更多:高血壓2大可怕後遺症!1招天然降血壓祕訣 遠離腦中風、心肌梗塞

 

血壓常見問題

血壓怎麼量才正確?要量左手或右手?

一般來說,因為心臟位置和血管構造的關係,正常狀況下,右手測得的血壓會比左手量出的血壓高出5~10 mmHg。但因為個人體質不同,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左、右手都測量一次,得出左右手量出來的血壓差距。之後每次量血壓,都要以「量出來比較高的那隻手」的血壓為主要測量標的。

 

台安醫院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提醒,如果左、右手臂測量出來的收縮壓數值相差超過20mmHg以上,一定要注意是否有可能是主動脈弓狹窄等疾病所造成的現象。

 

血壓控制愈低愈好嗎?

洪惠風醫師指出,有些特殊疾病如心臟肥厚、主動脈擴張或有主動脈剝離等問題的患者,醫師會建議將血壓控制得更低,以減少血管壓力。目前證據顯示,收縮壓控制在110至130mmHg之間最安全,但並不表示血壓控制得越低越好。

 

女性的血壓標準應該比男性標準降低嗎?

雖然一般來說,年輕女性的血壓值多半比男性低,洪惠風說,但是目前醫界的資料顯示,高血壓的標準男女適用。

 

在家如何正確量血壓?

量測血壓要注意必須在非常輕鬆的狀態下測量,以免情緒緊張,血壓會升高。同時在量血壓前避免喝刺激性飲料,如茶、咖啡、酒精等,血壓會升高。也不要在洗澡後測量,因為洗澡後血管擴張,血壓會變低。不要在吃完飯量血壓,以免血液循環集中到腸胃,血壓會變低。運動後也不宜測量,因為運動後血管擴張,血壓會降低。

 

量血壓的步驟如下

1.量血壓時,要穿寬鬆一點的衣服,否則就要將衣袖拉上至手肘上方處。

2.身體呈坐姿測量,手臂位置與心臟同高。

3.壓脈帶綁手肘上2指寬即可,綁後可伸進1指的空間。

4.選擇適合自己手臂寬度的壓脈帶,通常以繞一圈半為基準。

5.量測中禁止談話、身體放鬆。

 

如何控制血壓?

對於高血壓的控制,一般只要少吃鹽、少喝湯,通常就有明顯血壓降低的效果,洪惠風醫師說,喝湯就像喝鹽水,幾天不要喝湯就能降低血壓。如果血壓仍然高,藉由生物回饋、充足睡眠、情緒管理等非藥物治療,也有幫忙。但如果這些非藥物療法都無法將血壓控制在目標準值內,就需藥物治療。

看更多:對抗高血壓飲食怎麼吃?鈣、鎂、鉀三寶輕鬆降血壓 這款豆腐鈣質多10倍

 

高血壓有吃藥就沒問題了嗎?

洪惠風醫師指出,高血壓藥物的使用應以達標為目標,而非「有吃藥」就好。一般而言,一類藥物可降低10毫米汞柱的血壓,吃兩類藥可降20毫米汞柱,三類藥可降30毫米汞柱。若血壓高達160毫米汞柱,可能需同時使用三種不同作用機轉的藥物,才能將血壓降至130毫米汞柱以下。所以即使吃了降血壓藥,也要每天早晚測量,確定血壓有降到標準值才算控制好血壓了。

 

什麼是「量血壓722」?

所謂的「量血壓722」,指的是連續測量血壓7天、每天早晚各量兩次,每次測量的時間間隔一分鐘,再取兩次血壓的平均值,此即為平常血壓的數值。如果高於標準的130/80mmHg,就是高血壓。

 

正確量血壓請看教學影片: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洪惠風醫師.台灣高血壓學會.黃國書醫師.林謂文醫師.國民健康署臉書台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馬偕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