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舌燥、容易累…逆轉濕熱體質,中醫力推這款「祛濕飲」

「暑多浹濕」正好用來形容台灣的氣溫高熱,加上四面環海、濕氣重的氣候對身體影響很大,即使已邁入九月半,仍被高溫高濕籠罩。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中醫師吳俊昌指出,濕熱體質的人經常感到全身重重的、沒什麼精神與胃口、汗味重(不是體臭),即使把汗擦乾後摸起來仍有黏膩感,而且舌苔黃膩、布滿舌表面,臉上也容易出油等,很怕熱、易口乾,到了下午容易累,有的人還會出現溏瀉便祕等交替症狀。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想要解暑熱,長庚醫院中醫部部主任陳俊良提到,麥冬、百合、玉竹、金銀花、連翹、扁豆、夏枯草、決明子等是很常見的解暑熱藥材。
消暑茶 濕熱體質適用
材料:金銀花10克、夏枯草10克、水1000cc
作法:材料洗淨後,以水煮開即可飲用。
適用族群:經常覺得口乾舌燥、睡不好、尿量少、便秘者
吳俊昌也建議,四神湯具有袪濕利脾功效,平時可以常吃,尤其胃口不好、人沒有精神就是最好的「食」機;薏仁綠豆湯、烏梅仙楂飲、冬瓜蛤蜊薑片湯等也是很好的利濕消暑良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除了冬瓜可以煮湯,其他瓜果也都具有很好的消暑作用,尤其是號稱「天生白虎湯」的西瓜,最清涼退火。介於西瓜肉與果皮之間的白肉正是最好的消暑部位,但生吃太寒,可以把這層白肉加上薑片煮湯喝,就能把「寒」轉成「涼」性。
示意圖/TVBS
至於喜歡吃辣的人,吳俊昌提醒,辣性偏熱,會耗陰,所以不建議吃太辣,吃多了反而會讓「熱邪」加重;不過,小辣反而可以把汗逼出來。
◎ 撰文/曾鈺庭 ◎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延伸閱讀

醫生坦言:這款保健食品自己絕對不吃!多做2件事更實在
2025-06-10 15:02:00

紅鳳菜傷肝要少吃?專家授1招去除PA生物鹼 紅鳳菜料理推薦
2025-06-09 15:38:00

哈佛醫學院公布最新10大超級食物!抗癌、防糖尿病、失智 耶魯研究也推薦
2024-07-15 11:37:00

喝茶抗癌又降血糖!這種茶更有益健康 還能補充維生素C、B群
2025-06-11 08:08:00

豆漿可以取代牛奶嗎?豆漿「這樣喝」改善糖尿病、膽固醇、更年期不適
2023-07-03 11:00:00

喝茶、咖啡睡不著?營養師揭「6種茶」喝了不怕失眠 還能紓壓、助消化、消水腫
2023-06-01 16:25:00
人氣排行榜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