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詞不達意?為什麼好好說話這麼難?專家告訴你 哪些該說、哪些不該說
語言在生活中無處不在,但是很少有人深入思考過語言的本質和功能。而經常會詞不達意,也容易掉入語言的陷阱。那麼,語言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麼呢?它僅僅是一種溝通的工具嗎?為什麼好好說話這麼難?
相聲泰斗馬三立先生講過一段著名的相聲「逗你玩兒」。有一戶人家,只有媽媽和小孩在家。小孩年紀不大,也就是五歲的樣子。媽媽對小孩說:「我在屋子裡幹活,如果外邊有人來,你就問他叫什麼名字,然後來告訴我。」
小孩說:「誒,我知道了。」有一天家裡來了一個小偷,到院子裡偷晾著的衣服,被小孩看見了。小孩就問他:「你叫什麼名字?」賊回答說:「我叫『逗你玩兒』。」於是,孩子跑進屋子裡告訴媽媽:「院子裡有個人。」媽媽問是誰,小孩回答說:「逗你玩兒。」媽媽以為孩子真的在和她鬧著玩,就沒當回事。等過了一會兒,媽媽來院子裡收衣服時,才發現賊已經跑了,衣服也已經被偷走了。
看更多:6旬男中風後患「失語症」無法說話 經顱磁刺激治療幫助找回口說能力 重拾自信心
語言是事態的圖像
二十世紀,奧地利哲學家維特根斯坦認為,語言是事態的圖像,而不是語詞所指的對象的圖像。因此,基本的意義存在於圖像之中。我們之所以能與他人溝通,正是因為他人也能在腦海中「看到」我們用語言呈現的圖像。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會產生誤會,或許就是因為他人沒有辦法理解我們語言所呈現的圖像,這也有可能是「過分解讀」所致。在「逗你玩兒」的相聲中,小孩傳達出了語詞,但是沒有傳達出那個圖像來,因此造成了媽媽的誤解。
正如人雖然無時無刻不在呼吸,卻常常注意不到空氣的存在,我們在日常交流的過程中也甚少關注語言本身,以至於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語言本身是有其邏輯結構的。
對可以說的要說清楚,不可說的要保持沉默
語言是我們理解、描繪世界,並與他人相處的工具,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工具。對此,維特根斯坦提出了另一個基本問題:語言的邊界在哪裡?作為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他在《邏輯哲學論叢》裡區分了「可說的」和「不可說的」。他在全書的前言中寫道:「對可以說的,要說清楚;對不可說的,要保持沉默。」
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可以說的」而要說清楚的呢?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叢》中設想了一種排除了所有無意義的廢話和邏輯錯誤的語言。只有這種語言能夠被描述為事態或事實的,才能被稱之為「可以說的」語言。
那麼什麼又是「不可說的」而必須保持沉默的呢?維特根斯坦為此區分了「說」和「顯示」這兩個概念,他認為,被顯示的都是不可說的,換句話說,一切不能呈現圖像,只能被顯示。第一類不可說的,是命題本身的邏輯形式。我們可以用邏輯詞聯結語詞,組成一句完整的話,這句話可以呈現對應的圖像,但是邏輯形式本身不能呈現任何圖像。
看更多:拒絕別人怕尷尬、傷感情?其實「拒絕」也可以幽默又溫柔
◎ 本文摘自/《50堂經典哲學思維課:讓你的思想更有趣,找回自己想過的人生》 郁喆雋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