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被詐騙的老人在想什麼?這種詐騙手法高齡最易上當!子女這樣做能避免

郭庚儒 整理 2024/05/25 08:0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詐騙事件層出不窮,新聞報導上,常有高齡人士被騙走大筆錢財,為什麼高齡者常被當作是目標對象?該如何預防上當受騙呢?

 

詐騙手法有哪些?這種最常見

社會福祉法人大阪府社會福祉事業團特別顧問、心理學醫學博士佐藤真一指出,鎖定高齡人士的惡意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在日本稱這種從非特定多數人身上騙取現金等的詐騙為「特殊詐騙」。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根據日本警方的「令和三年特殊詐騙認識與檢舉現況」調查顯示,2021年日本全國發生的特殊詐騙案共有14461起,每起案件平均損失的金額為1998000日圓。

 

佐藤真一表示,一種是在過去就引起問題的「是我是我詐騙」;犯人先假裝是子女或孫子女等,打電話給高齡人士說自己「不小心挪用了公司的錢」、「工作上收到的錢搞丟」云云。

 

接著高齡人士就會按照對方的指示轉帳匯款,或是直接把錢交給來家裡取款的人,因此被騙走錢財。「是我是我詐騙」在2021年發生的特殊詐騙案中,占整體的21.3%。

看更多:最新詐騙手法!健保扣款錯誤通知是假的 千萬別上當了

 

高齡者為什麼常被詐騙?醫解析3原因

特殊詐騙儘管經常在電視和報紙上報導與宣導,為什麼還是有人被騙呢?佐藤真一認為,高齡人士上當受騙,有以下3大原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希望自己是有用的人

高齡人士希望「自己是有用的人」。已經退休也無須養育子女的高齡人士,認為自己的存在對家人和社會沒有幫助,但身為父母仍然會擔心孩子、希望孩子幸福,而「是我是我詐騙」就是看準他們的父母心,利用為人父母「我必須拿錢出來,否則我對孩子來說就是廢物」、「我想幫助有困難的子女」的心態所衍生的犯罪。

看更多:老翁花50萬買假珠寶「不覺受騙」醫:「想要有人陪」台灣情感詐騙特多!

 

2.對有好處拿沒有抵抗力

高齡人士對於「有好處拿」沒有抵抗力。那一輩與現在活躍於社會的孩子們不同,多數高齡人士是領年金過活,他們很難靠工作獲得收入,想要找尋其他方法多少增加一點存款,因此一聽到「有錢拿」就很容易上鉤。

 

3.太過自信

高齡人士被詐騙有時是太過自信,認為「我很聰明、很精明,用不著擔心」。

 

日本警察廳的「是我是我詐騙被害人調查概要」,針對2018年實際被騙走錢財的人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際損失財物的人有78.2%回答「我本來以為自己不會上當」,理由包括「我有自信自己不會受騙」(有自信能夠認出家人的聲音、能夠分辨謊言)、「我原本以為這種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相反地,中途就識破「是我是我詐騙」的人回答「我本來以為自己不會上當」的人只占56.8%。由此可知,對自己不要過度自信,才能夠預防受騙。

看更多:62歲婦參加投資群組被詐騙千萬險憂鬱症!被騙怎麼辦?專家教應對方法

 

高齡者如何避免被詐騙?2方法學起來

佐藤真一表示,避免高齡者被詐騙,首先要理解「受騙心理」,有2大關鍵字一定要知道。

 

1.正常化偏誤

佐藤真一說,正常化偏誤是指某種程度的異常沒有感覺到是異常,反而判斷是正常的心理機制,偏誤是指先入為主、偏見的意思,正常化偏誤是即使有些異常,卻仍然認為那是正常,試圖保持平常心的心理作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正常化偏誤作用必須存在,是為了避免對於日常生活中發生的變化與新狀況過度恐懼或不安。」佐藤真一說,但是災害發生、真正面臨危險時,如果正常化偏誤啟動,你就會以為「還不要緊」、「上次都沒事了,這次也不用擔心」,因而太晚去避難。異常狀況發生時,不要過度樂觀看待事物,必須接受現實並採取行動。

 

佐藤真一提醒,高齡人士因正常化偏誤而以為「不要緊」,無法正確做出判斷,這是容易遇上詐騙的類型,必須留意。

 

2.得到子女認同的尊嚴

「認為自己有身為父母的價值,對於子女而言是無可取代的存在。」佐藤真一說,父母親不管到幾歲,始終都「想要獲得子女的認同」,即使父母上了年紀、腰腿無力,認知功能衰退,子女與父母相處時,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傷害他們的尊嚴。

 

舉例來說,不要否定父母的言行舉止,問問他們為什麼這麼想,附和一句「原來如此」就好;或是把摺衣服、澆花等簡單的工作交給父母,再對他們說一句「謝謝你幫了我大忙」表達感謝,這樣也很有效。

 

佐藤真一提醒,詐騙集團就是利用長輩這種想要被依賴的心情,而子女的依賴能夠提高父母的尊嚴,就能避免長輩被詐騙。

 

◎ 本文摘自/《練習好好變老──你一定會老,但要老得自在從容!醫學博士從112個關鍵字解讀高齡人士的心理與行為邏輯,消除你對老後的恐懼與不安》佐藤真一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