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血液驚現塑膠顆粒!這些食品容器含毒 長期接觸恐致癌

微塑膠

朱育嫻 整理 2024/08/22 16:2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近年來,台灣的食品安全問題愈來愈受到重視,除了食物本身之外,盛裝食物的容器也必須注意。你可能只是去逛個夜市,但從飲料杯的封膜塑化劑問題,到塑膠袋和紙容器,都可能存在塑膠微粒的問題。

 

食物鏈中的隱患:微塑膠如何進入人體?

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指出,過去人們最擔心的是塑化劑,但近十年來,微塑膠(小於0.5公分的塑膠顆粒)的健康影響也受到關注。儘管早期認為微塑膠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但最近幾年的研究提到,進入身體的微塑膠可能攜帶戴奧辛、塑化劑或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從而對健康造成影響。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羅月霞表示,遍佈在空氣、水和土壤中的微塑膠,可透過呼吸道、皮膚和腸胃道進入人體。在水循環中,微塑膠可能被水生動物攝入,而人類則可能透過食物鏈,從飲食中攝入殘留的塑膠微粒;雖然低劑量的微塑膠可能不會對健康產生明顯影響,但長期累積下來仍存在風險。

看更多:玻璃瓶比塑膠瓶還環保嗎?研究顯示「這種包裝」的生命周期其實最短

 

微塑膠入侵人體 血液心臟樣本現蹤跡

根據外媒報導,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液中檢測到微塑膠,近80%受測者體內都有微塑膠存在;大陸醫界也發現,除了血液,現在連心臟組織樣本中也有塑膠微粒滲入。對此羅月霞認為,這表明人體排出微塑膠的速度遠慢於攝入速度,殘留在血液內就有可能跑到其他器官,累積到一定量時,可能對器官造成影響。

 

動物實驗顯示:微塑膠影響學習記憶

另外,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黃佳瑜的研究團隊,透過持續餵食小鼠聚苯乙烯塑膠微粒,每周兩次,持續八周,發現這些微塑膠會讓小鼠的學習與記憶能力產生問題,在學習和隔天記憶方面都有缺失。

看更多:這種紙巾、免洗筷不要用!黑心餐具分辨方法 4招外食安全吃

 

微塑膠污染海洋 人類食物鏈受影響

除了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微塑膠也對海洋生態造成巨大衝擊。海洋大學研究團隊利用虹蝠網採集漂浮在海面上的微塑膠,發現全球每年約有800萬至1000萬噸的漂浮垃圾流入大海,部分被風浪打上岸,有的則經過風化分解,變成塑膠微粒。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海大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峯表示,這些微型塑膠或塑膠垃圾上常吸附有毒物質,海洋浮游生物誤食後,人類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經由食物鏈將微塑膠和有毒物質吃進體內。

 

許瑞峯長期做河口與海洋監測,發現台灣河口微塑膠濃度範圍約每立方公尺01.8個之間,但人口密集的都市區如淡水河,微塑膠含量較高,平均每立方公尺有24.6個微塑膠,對人類健康和食物鏈構成潛在風險。

看更多:環境部推上菜市場3招減塑 估省6500萬個塑膠袋

 

永久化學物質「PFAS」 專家勸:減少一次性用品

除了塑膠微粒,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化學物質是PFAS。荒野保護協會議題專員黃嘉瑩指出,PFAS因其防油防水耐高溫的特性,不僅用於食品包材,也廣泛應用於紡織品、化妝品和醫療用品中;這種難被環境分解的「永久化學物質」,會持續累積在人體和環境中,長時間接觸可能導致甲狀腺功能、肝指數、生殖系統異常,甚至有致癌風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楊振昌補充,各國對PFAS的管制愈來愈嚴格,因為它在環境中非常難分解,為避免把環境中的毒素吃下肚,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嚴格把關自我健康至關重要。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