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醫療

乳癌術前輔助治療 可以不必當「少奶奶」

  • 健康2﹒0 報導
  • 2016/10/17 13:19
  • 字體放大
  • 乳癌術前輔助治療 可以不必當「少奶奶」

    隨著乳癌發生率逐年上升,加上乳癌出現年輕化趨勢,年輕乳癌患者最擔心的是提早成為「少奶奶」。近年來新興的「術前輔助治療」觀念,不僅可縮小傷口,提高了乳房保留完整性,也能及早確認藥物治療的方向。

    乳癌術前輔助治療 可以不必當「少奶奶」

    隨著乳癌治療的進步,台灣乳癌患者5年的存活率已達87%,對於早期乳癌的治療,近幾十年來也大大改觀,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形容就像是買「成衣」,過去每位乳癌病人都是一套固定的治療模式,但隨著藥物的進步,現在已能做到「精準醫療」,也就是依照每個病人的癌症期別、腫瘤的生物特性、腫瘤蛋白質生物特性等,量身訂做一套治療標準,讓患者的治療都能「恰如其分」。

    藥物縮小腫瘤 手術傷口也變小
    目前在乳癌的治療上,開刀與用藥治療的順序上也有別於傳統。馬偕醫院一般外科專任主治醫師張源清說,以往是先進行手術切除病灶,然後再用化療藥物治療。但近年來則改變治療的順序,「術前輔助治療」先使用化學治療、標靶藥物以及荷爾蒙藥物治療後再開刀。「醫師不僅可以提前藉由腫瘤對藥物的反應判斷治療是否有效;另一方面,腫瘤因為用藥後縮小,開刀時的傷口與範圍也跟著變小,部分患者的腫瘤甚至完全消失。」術前輔助治療可以讓早期乳癌患者保留乳房的機率提高約6成。

    術前輔助治療的好處,一是可以預知疾病未來的病程發展和結局,如痊癒、復發、惡化、併發症或是死亡等預測,成為治療的重要依據,把原來必須切除的腫瘤面積縮小至2公分以下,讓乳房可以較完滿的保留;並藉由腫瘤對藥物的反應,可預測手術的後續治療用藥,並降低復發的機率。

    曾令民提到,目前乳癌的治療藥物與化療藥有多種選擇,提前得知病人對用藥的效果,萬一對藥物沒有反應,術後便可換藥,避免無效用藥。如依傳統先手術後治療的方式,無法預估患者對藥物的反應,萬一藥不對症,則可能讓病人失去機會。

    乳癌術前輔助治療 可以不必當「少奶奶」

    研究發現:三陰性、HER2患者效果好
    很多女性是在無意間發現乳癌的,曾令民最近也收治一名才35歲的年輕女性,只是半夜睡夢中因為胸口癢隨手一抓,竟摸到硬塊,隔天馬上到醫院檢查,證實是乳癌第2期,腫瘤已有2.45公分大。由於患者積極配合治療,並且表達保留乳房的意願,經過為期6個月的荷爾蒙治療,將腫瘤縮小至1.2公分後,進行局部切除手術,再採化療及標靶治療,現病情已獲控制。

    術前輔助治療適合所有類型的乳癌患者,不過,林口長庚醫院乳房外科教授陳訓徹根據臨床與國外的研究指出,它對於三陰性以及HER2過度表現這2種乳癌患者的反應特別好,有比較高比例可達到腫瘤完全消失,也就是病理完全反應(pCR),過去這類患者在治療上較為棘手,預後比較差。

    曾令民曾參與的國際型臨床實驗報告結果,對於各種生物型別的乳癌患者,以傳統的化療藥物搭配單一標靶藥物治療,腫瘤完全消失約有3至4成;如果使用雙標靶藥,腫瘤完全消失約70%,甚至有的高達90.5%。

    全文刊載於健康2.0雜誌61期,2016年10月號
    ◎ 撰文/曾鈺庭 ◎ 編輯/王家瑜 ◎ 美編/鄭嘉佩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 諮詢專家/台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林口長庚醫院乳房外科教授陳訓徹‧馬偕醫院一般外科專任主治醫師張源清

  •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