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老愛碎碎念 當心是焦慮、憂鬱或失智症症狀
小萍說婆婆老愛碎碎唸,遇到不如意的事還會情緒化得變本加厲唸整天,小梅則說爸爸自從腳受傷後也是成天罵人,惹他不高興就可以碎念很久;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禕提醒:碎碎念是焦慮的症狀,不能忽略,因為焦慮可能會進一步演變成憂鬱,甚至可能是失智症的前兆。
示意圖/TVBS
袁禕說,遇到事情會念個不停,表示當事人對一件事情感到擔心,但是他自己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他擔心的事沒有得到解決,會讓他們更加焦慮而碎念。
如果是受傷或生病後變得很愛碎念,可能是受傷或疾病引起的身體不舒服,讓他們對身體的老化、退化產生擔憂,感受到自己無力去掌控很多事,包括連基本的生活作息都無力解決,尤其是心臟病發後的患者,約有三分之一會有這種問題,因為擔心心臟病不曉得什麼時候還會再發作,有一點類似恐慌症的狀態,而這種恐懼也讓他們凡事都憂心,擔心別人沒有處理好,所以一再叨念。
另外,有些早期失智,也是以碎碎念的症狀表現,他們可能想要交代某些事,可能已經說過,但是他們忘記了而一再重覆,也有些事沒有說過,但卻以為已經講過,但家人沒有做,袁禕提醒,不管是什麼情況引起的焦慮都不能輕忽,如果沒有處置,焦慮會進一步變成憂鬱症,患者變得不想出門、不想跟人說話,變得更封閉會退化得更嚴重。
即使發現家人是失智症,也不用過度擔心,袁禕說,因為這種以擔心、焦慮為主要症狀的失智表示還在失智初期,針對焦慮和情緒問題有很有效的藥物可以控制,而早期失智症及早用藥也能有效延緩失智惡化。
但是這種狀況,如果跟病人說要看精神科,一定會被拒絕,她建議可以用患者其他的症狀;例如失眠、不好睡的症狀,跟患者說「看身心科後會更好睡」,如果病患同時有看其他慢性病,可以先跟醫師串通好,讓患者信賴的醫師建議他看身心科,通常醫師說的話會比家人說的更讓他們接受。
◎ 撰文/丁彥伶 ◎ 編輯/Candice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