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天生怕痛是真的!腦部「杏仁核」越小對疼痛愈敏感 這種治療可改善

梁萱琪 報導 2022/11/15 17:4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亞洲大學研究團隊針對慢性疼痛者進行身心壓力檢查,發現患者因腦內「杏仁核」比正常人小,會使身體感覺異常敏感,甚至沒有疼痛刺激也會出現痛感,形成「心理痛」。此研究獲刊登於國際著名期刊《Pain Medicine》,對臨床疼痛醫療可提供跨領域建議。

看更多:手麻、手痛、不舒服?4招改善滑鼠手 熱敷時機有講究,亂敷小心更嚴重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慢性疼痛持續時間長 影響生活品質

美國疼痛醫學科學院2020年發表統計結果,全世界有超過15億人患有慢性疼痛。而慢性疼痛的定義為「疼痛持續3個月以上,且反覆發作」,發作症狀包括有刺痛、灼燒感、持續性疼痛,甚至有被電流貫穿全身的疼痛感,導致身體緊繃、僵硬等問題,讓患者飽受折磨,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看更多:羅志祥演唱會慘摔、繼續跳舞!X光曝脛骨傷病況 被酸自導自演,名醫認證「這超級痛」

 

身體異常敏感導致「心理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指出,研究團隊針對多名慢性疼痛患者安排身心壓力檢查,透過紀錄反應發現,有2種常見的疼痛類型:

 

一、在壓力檢測的壓力期,生理訊號卻呈現放鬆狀態,等待休息期卻有高度焦慮反應。
二、模擬大腦休息(入睡)狀態,閉眼腦波出現前額區域過度活躍。

 

亞洲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臨床心理中心主任葉品陽指出,上述狀況皆與「疼痛災難化思考」有關。這類患者無法立即止痛,加上身體感覺異常敏感,而疼痛的出現頻率與範圍不定,導致他就算沒有疼痛刺激也會出現痛感,進而形成「心理痛」(預期疼痛的反應),非單純的身體疼痛。

看更多:低週波跟復健的電療一樣嗎?低週波能改善哪些問題?肩頸痛、下背痛、膝蓋退化都有效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杏仁核」太活躍是元凶

杏仁核是人類產生恐懼與焦慮情緒的核心腦區,有些人杏仁核較小,但為了維持原有機能,小小的杏仁核可能更為活躍。團隊研究發現,慢性疼痛患者的杏仁核會比一般人更小(尤其是右側),當杏仁核過度活躍,便容易使人敏感進而錯判出痛覺,加深疼痛災難化思考,最終使部分患者在手術後出現「心理痛」的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治療方式 生理、心理需兼顧

林志隆、葉品陽強調,慢性疼痛治療不單需治療生理痛,更需處理「心理痛」。患者藉由「認知行為治療」改善疼痛的災難化思考或信念,分辨真實痛感與假警報,在反覆練習後成功鬆動制約。另外,也能使用儀器使患者知悉自身生理線索,並調節至放鬆狀態,在掌握生理狀態後,患者才能關注疼痛之外的人生。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