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換人工關節1年竟染蜂窩性組織炎 8旬翁痛如刀割!3D列印「活動型骨水泥」來拯救

中醫大 人工骨水泥

許寶仁 報導 2023/10/25 16:3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台中一名81歲長者,1年前接受右膝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但3個月前突然關節腫痛,被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吃了抗生素仍不見效,甚至越來越痛,所幸經中醫大附醫置入「3D列印活動型骨水泥」後,隔天就能用輔助器下床行走,膝關節活動也正常了。

看更多:90歲阿嬤也能換人工膝關節!術後趴趴走、不再膝蓋痛 醫曝2招避免年老關節退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感染 發生率約1

據統計,台灣平均每年約1.5萬人次置換人工膝關節,年齡分布在6070歲。中醫大附醫骨科部人工關節科林宗立醫師指出,人工膝關節置換是老年人普遍且成熟的手術,成功率極高,但約1%可能發生術後感染,造成膝關節疼痛、傷口紅腫、竇道化膿,甚至蜂窩性組織炎遲遲不癒等,若延遲治療恐須反覆手術,並拔除人工關節,嚴重恐導致關節功能永久喪失。

 

案例中的江伯伯,1年前在外院接受右膝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後來發生關節腫痛,被外院診斷罹患膝蓋蜂窩性組織炎,但吃了抗生素以後狀況並未改善,走路尤其痛如同刀割,直到向中醫大附醫求診,醫師建議他接受2階段手術,置入「3D列印活動型骨水泥」,術後傷口紅腫就消退了,膝關節活動度良好如常,解除了長久以來的不適。

 

骨水泥若設計不良 可能產生機械性併發症

林宗立醫師進一步說明,慢性人工膝關節感染的標準治療為2階段手術:第1階段先移除人工關節,並置入含抗生素的活動型骨水泥;據文獻顯示,感染治療成功率可達92%~95%,待感染控制後,再進行第2階段手術移除骨水泥及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可大幅降低感染復發。

 

林宗立醫師說明,相較於以往膝關節須打直無法活動,且須打石膏固定的「靜態型骨水泥」,置入「活動型骨水泥」的膝關節活動角度大,可減少關節攣縮及肌肉萎縮,有利於第2階段重建手術。

看更多:72歲嬤愛游泳竟雙膝關節退化!她靠這招圓夢登上大雪山

 

但傳統手作、翻模或市售的「活動型骨水泥」因設計上較粗糙,或力學不穩定,產生不少相關的機械性併發症,例如骨水泥破裂鬆脫或關節脫臼,導致膝關節功能反而變差、療程延長,必須再度接受手術,也增加了重建手術的困難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骨水泥比較。(圖/中醫大附醫提供)

 

由該院自行開發的「3D列印活動型骨水泥」則能顯著控制感染,改善關節功能,增加活動角度,並減少併發症。林宗立醫師表示,若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後,傷口周邊有疼痛紅腫化膿,經治療後沒有改善,就要評估可能是人工關節感染,盡速就醫治療。

看更多:醫:關節沒受傷 可使用超過100年!分辨關節炎類型 早痛晚痛差很大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中醫大附醫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中醫大附醫.林宗立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高血壓有什麼症狀?誰是高危險群?飲食怎麼吃?成因、預防、治療懶人包
icon
2023-10-24 11:33:00
延伸閱讀
高血壓危險!資深男星傳主動脈剝離猝世,醫:早上最危險!「前胸痛到背」快打119
icon
2023-10-23 14:06:00
延伸閱讀
眼壓正常也會有青光眼!手腳冰冷、偏頭痛、女性都是高危險群,40歲以上別漏做1檢查
icon
2023-10-19 12:28:00
延伸閱讀
腦中風症狀有哪些?誰是高危險群?如何預防?前兆、分類、治療懶人包
icon
2023-10-17 15:45:00
延伸閱讀
心電圖停止還活跳跳!能走能吃還能滑手機 42歲男成醫學特例
icon
2023-10-24 12:02:00
延伸閱讀
痔瘡手術無傷口!復發率比傳統切除更低 中榮痔瘡手術獲突破性進展 首度發布國際文獻
icon
2023-10-19 16:38:00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