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吃一點食物就飽了?不是小鳥胃或吃壞肚子,上腹痛恐是1難纏疾病

消化不良-上腹痛

顧詩蓓 整理 2024/06/04 11:3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消化不良是許多人的共同困擾,如果肚子長期感覺怪怪的,有可能不是吃壞肚子,而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是無法治癒的慢性疾病,根據統計,在消化不良的族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比例高達70%,而幽門桿菌也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留意4大症狀,恐是功能性消化不良

工作忙碌的上班族林小姐長期飽受上腹疼痛問題所苦,傳統觀念認為進食可以緩解胃痛不適,但林小姐飯後反而腹脹更加嚴重,僅吃一點食物便感到飽足。儘管四處求醫,症狀始終無法有效改善。在醫師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林小姐最終被確診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他牛飲喝到上腹劇痛作嘔 醫估全國5000人結石 術後若繼續喝恐噩夢重演

 

消化不良原因,糖尿病、腫瘤都有可能導致

消化不良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健康問題,可能出現飯後上腹疼痛或灼熱感、腹脹、容易有飽足感、噁心、打嗝等症狀。西園醫院肝膽腸胃科葉勇呈醫師指出,多種疾病都可能導致消化不良的症狀,包括消化性潰瘍、腫瘤、糖尿病、慢性腎病變、甲狀腺功能異常,以及某些藥物也可能影響消化功能。然而,大多數患者經過檢查後並未發現結構上的異常,這種情況便稱為「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斷方式:上腹痛、症狀持續6個月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成因複雜,可能與腸道蠕動功能、腸道敏感度改變、腸胃道發炎或腸道微菌叢改變有關,同時也受到身心狀況和壓力的影響。近期有關腸腦軸(gut-brain axis)的研究相當熱門,發現大腦與腸胃道會彼此產生影響。

 

葉勇呈醫師表示,要診斷「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要醫師透過詳細的病史詢問、藥物史、身體評估、血液生化檢查等方式,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根據羅馬IV準則(Rome IV criteria),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診斷需要符合以下條件:至少出現一種以上的典型症狀,包括令人困擾的上腹痛、上腹灼熱、飯後腹脹、容易有飽足感等;沒有結構上的異常(包括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可以解釋這些症狀;症狀至少持續6個月,且在診斷前的3個月內持續存在。

看更多:火龍果加牛奶會中毒?專家揭密!火龍果防癌抗氧化 搭牛奶腹瀉原因曝

 

幽門桿菌會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

對於疑似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葉勇呈醫師建議,需要先排除幽門桿菌感染的可能性,可以接受碳13幽門桿菌呼氣檢驗或糞便抗原檢驗。如果確診為幽門桿菌感染,需要接受根除性治療,治療後消化不良的症狀通常會有顯著改善。若幽門桿菌根除後症狀仍然持續,醫師可以調整藥物來控制症狀,如使用氫離子幫浦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藥物)、腸胃蠕動藥物、神經調節藥物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此外,葉勇呈醫師提醒,年齡大於55歲的患者需要進行抽血評估。若消化不良患者同時出現體重減輕、噁心嘔吐、家族有食道腸胃癌症病史、治療無效等情況,更需要進一步進行內視鏡或影像檢查,以排除嚴重的結構性病因。

看更多:為什麼我的幽門螺旋桿菌殺不死?醫曝「以菌制菌」這招根治幽門螺旋桿菌

 

消化不良吃什麼?避免吃加工食物

葉勇呈醫師建議,有相關症狀的人可以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來預防和改善消化不良,例如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盡量吃原型食物,並且減少食用易誘發症狀的食物,如高油脂食物、乳製品、酒精、咖啡、紅肉、辛辣食物、小麥食物、精緻加工食物等。在現今生活步調快速的情況下,適度減輕壓力對於緩解症狀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西園醫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