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背痛每天都在發作?8成的人都有下背痛 竟然是這些不良習慣引起
據統計,有高達8成的人曾經歷下背痛。下背痛的定義是從肋骨下緣到臀部上緣的疼痛,疼痛方式多樣,可能是刀割、悶痛或神經抽痛等。有些人在睡覺時會因背痛而醒來,或在走路、運動時突然出現疼痛。醫師提醒,長期背痛要警覺!
髖關節問題易被誤診為下背痛
彰化秀傳醫院骨科部主任胡名賢指出,由於下背痛的症狀多樣化,許多疾病常被誤診為下背痛。他舉例,髖關節疾病最常見的是梨狀肌症候群,這可能會跟下背痛誤解,梨狀肌位於髖關節後方,主要負責大腿的外轉和外展動作,長時間走路、久坐或勞動,如起立、蹲下等動作,常會導致梨狀肌發炎。
看更多:挑戰高難度運動 50歲女梨狀肌發炎復發痠麻痛!新利器深層治療疼痛 免吃藥或打針
核磁共振檢查下背痛有局限性
核磁共振可診斷下背痛?羅東博愛醫院復健醫學科主治醫師王靖宇認為,核磁共振檢查下背痛有部分局限性,因為核磁共振檢查有標準的擺位和位置,但有些下背痛患者的問題並不在標準檢查範圍內,容易漏掉一些可能是患者長期背痛治不好的病兆。
下背痛如何治療?
背痛問題如何緩解或治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關節復健科主任陳耀仁建議,可以透過運動增加脊椎或腹肌的肌力、耐力和柔軟度,減少將來再發生背痛的機會。如果已經出現肌肉無力或大小便問題,就必須考慮手術治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外科病房主任林聖傑補充,治療下背痛可以透過適度休息,同時使用冰敷或熱敷減輕疼痛和發炎;也可以尋求物理治療或適度運動來加強背部肌肉。伸展運動可以放鬆背部肌肉,同時強化背部和腰部。
王靖宇強調,對病患進行評估時,不管是病史還是理學檢查,都必須做整體性的評估和詢問,才能找出真正的下背痛原因,避免病患接受不必要的手術或介入性治療。
看更多:游泳能減緩背痛?醫證實用游泳緩背痛有3好處 初次游泳者要注意這些
8成人曾受下背痛困擾 非特異性下背痛怎麼辦?
根據統計,高達8成的人曾經歷下背痛,其中大多數病例屬於無法找到原因的非特異性下背痛。對於這類疼痛,可選擇使用止痛藥物、儀器治療、物理治療或脊椎旁注射治療,多數情況下均能逐漸緩解;儀器治療包括熱敷、拉腰、電療,而物理治療則注重於手法矯治和運動治療。
另外,林聖傑指出,背痛的成因也可能是長時間姿勢不良、突然施力不當、壓力、情緒造成的肌肉緊張,或外傷車禍等意外事故。王靖宇建議,預防下背痛要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不要彎腰或坐得太低;在運動方面,脊椎活動時需要高度穩定,要靠核心肌肉來支撐脊椎。
看更多:下班就腰痠背痛,為什麼?長時間坐或站傷腰害命!專家教9招避險
長期背痛可能是脊椎疾病 這些症狀須注意
成大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許哲嘉提醒,長期背痛,特別是伴隨夜間疼痛、體重減輕、下肢無力,就要前往醫院做專業評估,找出骨鬆性壓迫性骨折、病理性骨折、腰椎滑脫、椎間盤破損發炎、脊椎感染等疾病,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以縮短病程。
成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徐麟傑則表示,當下背痛合併坐骨神經痛時,需區分疼痛來源是腰椎還是臀部,若是臀部的病灶,復健科醫師會選擇使用超音波導引注射。
醫師們提醒,預防背痛要從小細節做起,保持正確姿勢,定期進行肌肉強化和伸展運動,注意體態控制,過重的體重也會增加脊椎負擔,絕對不可輕忽。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