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3招判斷肌少症!這些疾病加速肌肉流失 醫:2招讓高齡者避免肌少症

顧詩蓓 報導 2024/05/13 11: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肌少症是指肌肉量和功能下降的現象,對高齡者而言相當危險,它會導致身體虛弱、行動不便,甚至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研究顯示,肌少症嚴重的老人死亡率會比一般老人高出一倍以上。

 

營養不足加速肌肉流失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指出,隨著年紀增長,營養吸收和活動量的攝取可能不夠,慢性疾病或感染發炎的情形都會加速肌肉流失。特別是近年新冠疫情期間,許多臨床個案中,不分年輕人或老年人都發現肌肉流失的情形。COVID-19重症患者的肌肉流失量,更是正常老化十年的兩倍以上。大多數感染COVID-19的民眾,可能會有高達六個月的肌肉無力、疲勞倦怠,甚至平衡感下降的情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春夏出國旅遊前注意!醫師建議打這些疫苗 預防4疾病重症死亡

 

高齡者康復後須檢測肌肉狀態

為了預防年長者跌倒,高齡者在COVID-19康復後,需要檢測或留意自己的肌肉狀態。判斷是否有肌少症的方式如下:

 

1.身體組成測量

常用的是生物電阻性的測量,通過測量身體組成,包括肌肉量和脂肪量,可以初步判斷是否存在肌少症。

 

2.運動和體力測量

一般會測握力跟走路的速度,透過肌肉功能的測量來判斷。肌少症可能會導致體力下降和運動能力減弱。如果發現自己的體力在短時間內明顯下降,可能需要注意肌少症的可能性。

 

3.身體姿勢和站立姿勢

肌少症可能會影響身體姿勢和站立姿勢,如果發現自己的姿勢有明顯變化,像是從「坐的姿勢要站起來」的時候,需要一些輔助的動作,也可能有肌少症的情形。

看更多:肌少症/肌少症如何診斷及治療?有辦法逆轉嗎?2大處方有效救肌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高齡者痊癒後要補充營養適度運動

高齡者在新冠肺炎痊癒後要做好保養,即使得到新冠肺炎,也要補充充足的營養和適度運動,否則會讓肌肉流失更加嚴重。為了預防和改善肌少症,高齡者應注重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營養素,以支持肌肉修復並防止流失。

 

適當運動可改善肌少症

適當運動也非常重要,特別是一些加強肌肉力量或耐力的運動,如走路、慢走、游泳、瑜伽,或使用彈力帶進行阻抗運動訓練。不過,在進行任何運動前,高齡者應先諮詢醫師意見,確保運動方案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

看更多:我有肌少症嗎?花10秒測試就知道!肌少症症狀、原因、菜單、運動懶人包

 

◎ 攝影/陳炫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陳志道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