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竹筍界明星大集合!從「白富美」到「巨無霸」 你知道幾種?台灣竹筍產季一次看

竹筍

許佳惠 整理 2024/05/14 12:2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竹筍是許多人喜愛的食材,不僅口感脆嫩,更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台灣種植的竹筍品種相當多元,每種竹筍都有獨特的產季和風味特色,讓人垂涎欲滴。究竟這些不同種類的竹筍有何魅力?讓我們一起來探索竹筍家族的多元面貌。

 

綠竹筍:筍界的「白富美」

綠竹筍的產季為5月到9月,肉質細嫩、嘗鮮期短,彎曲如牛角、筍殼光滑明亮帶金黃,最新鮮的綠竹筍直接涼拌就非常美味。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烏殼綠竹筍:黑美人也有好滋味

烏殼綠竹筍的產季為3月到10月,雖然身材比綠竹筍大、皮膚也較黑,有時還會帶深褐色絨毛,但美味鮮甜可不輸給綠竹筍。

 

麻竹筍:筍界的巨無霸

麻竹筍的產季為4月到10月,個頭和重量堪稱筍界老大。由於生長速度快且香氣濃,各種料理方式都適合。60公分以上的大個頭,可加工製成筍乾、醬筍,而麻竹葉還常用來包粽子。

 

桂竹筍:台灣原生種的驕傲

桂竹筍的產季為3月到5月,瘦高挺直、筍殼有黑褐色斑點,是最容易辨認的品種。只是桂竹筍不好保鮮、容易酸敗,所以大家常看到的是熟筍販賣。值得一提的是,桂竹筍還是台灣原生種喔!

 

甜龍筍:農友心目中的模範生

甜龍筍的產季為4月到10月,被譽為「水果筍」,不僅甜度高又好種,是農友心目中的筍界模範生。甜龍筍不含氰酸,所以出青也不會苦,剝開紅褐色的筍殼甚至還可以生吃。

 

轎篙筍:阿里山的限定美味

轎篙筍的產季為4月到6月,又稱為石竹或石篙筍,是來自阿里山的限定品種。轎篙筍的筍殼帶紫色斑紋、肉質厚、纖維軟,令人垂涎欲滴。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箭筍:短小精幹的風味擔當

箭筍的產季分為3月到5月、8月到10月兩個時段,同樣是台灣原生種,最常出沒在花蓮、陽明山。箭筍短小精幹、產季短,從春天就可以先搶吃一波。口感又脆又嫩,料理時多半保留長條外型做快炒,或整支拿去烘烤,上桌後也很好辨認。

 

孟宗筍:冬季限定的珍稀美味

孟宗筍的產季為11月到隔年4月,在其他筍友都在夏天出頭時,孟宗筍卻一枝獨秀。市場俗稱的「冬筍」或「春筍」指的都是孟宗筍,外殼披著金黃絨毛,加上冬天產量不多,因此身價頗高,但脆甜美味,無論煮湯或滷肉都好吃。

看更多:竹筍、香蕉出現1現象千萬別吃!專家:恐吃下有害物質 很多人不知道

 

竹筍常見病蟲害

竹筍適合生長在排水良好、濕度適中的土壤,理想的生長溫度為20至25°C,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影響竹筍的生長和品質。竹筍常見的病害包括稻瘟病、軸腐病、根腐病等。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會導致竹筍葉片出現斑點、凋謝等症狀。軸腐病則是由細菌引起,會使竹筍的莖部變黑、腐爛,影響整株植物的生長。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會導致竹筍根部出現腐爛、褐變等現象。

看更多:脆筍拌炒牛絲/竹筍料理怎麼煮?該如何處理?竹筍功效降血壓、清熱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生竹筍含氰酸 沒煮熟小心中毒

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提醒,國內外都發生過竹筍中毒事件,生的竹筍含有氰酸,會造成氰化物中毒,它會抑制身體利用氧氣,導致身體組織缺氧、酸中毒,嚴重則會抽筋、死亡。以前在泰國曾經發生過幾十個人的中毒事件,就是竹筍摘來沒有處理直接醃漬,結果造成數十人中毒,還有人因此死亡。他提醒,竹筍一定要煮熟才能吃!市面上有一些真空包裝的,買回來要確定是經過處理、有煮熟的。

看更多:夏天吃竹筍,少1步驟會中毒!含氰酸恐致死 金針花和「3種薯」也要小心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社團法人嘉義縣精緻農業協會粉絲團.楊振昌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