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終 畫下人生完美句點
吳念真、吳定謙父子共同編導舞台劇《當妳轉身之後》改編自電影《心靈病房》,敘述一位50歲出頭的女教授罹患卵巢癌症末期,住院接受治療期間,不但失去教授光環,還得面對主治醫生是過去學生的窘境,隨著生命旅程趨近盡頭,她對人生和自己也開始有不同的理解。
這是國內第一齣探討死亡的舞台劇。推廣病人自主權議題多年的國健署署長王英偉坦言,台灣過去的醫療教育,只有救命計畫,沒有善終計畫。這幾年,愈來愈多醫師懂得「放手」,讓病人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哩。「在課堂上,《心靈病房》是醫學系學生必看的電影,每一段影片代表不同的意義。」
不急救? 簽下DNR≠放棄治療
王英偉說,醫師應明確告訴病患及家屬,生命末期簽DNR(拒絕心肺復甦術)不代表醫護人員不再照顧病人;要強調團隊仍會「做」哪些事,包括給藥、各種護理工作等,減輕病人的不適,而不是「不做」哪些事,病人到最後一秒都會得到照護。
面對無法救治、心跳停止的病人,不實施CPR(心肺復甦術,包含壓胸和電擊),其實是「讓病人自然的走」(ALLOW NATURAL DEATH),並不是「放棄治療」。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語重心長地說,醫療不是器官化、疾病化,而是要回歸到以「人」為本的醫療本質。什麼是病人想要的?這是大家要思考的問題。
接受死亡 才算真正的活著
前立委楊玉欣,19歲被診斷罹患罕見三好氏遠端肌肉無力症,當醫師宣判她最後會癱瘓,並且無藥可醫。「癱瘓,是一種死亡形式;可以感受到生命一點一滴在消逝,卻沒有失去意志。」楊玉欣談論死亡一點也不會覺得觸霉頭。
楊玉欣從年輕就接受死亡,因為死亡說來就來,所以她更用力活著。得知自己日後將癱瘓,她告訴自己:「生命如此短暫,要認真過每一天,」當你知道生命可以很精采,你不會想要偷懶。來自底層家庭的她,非常清楚以後必須自立自強,包括經濟、情感,她不能成為父母的負擔。
她常跟家人聊身後事,告訴家人:「當我病重時,我要選擇安寧緩和醫療的照護,而且要召開家庭會議,全家一起好好告別感恩地說『謝謝、對不起、再見』,輕鬆安靜地走完我的人生,然後捐贈器官,還要捐出大體,最後撒向大海,家人想念我的時候就走到海邊。」
最後旅程 趁早替自己決定
已逝名作家曹又方得知自己罹癌時,替自己辦一場「快樂生前告別式」,她認為:「人要好好地活著,也要好好地死。」「死亡是一種挫敗,是一種悲傷,但我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則,為什麼要用悲傷的態度來面對死亡?」
曹又方在告別式上說,既然人死之後,大家都要說好話,為什麼不在死前先聽朋友說好話呢?這場「快樂生前告別式」成為社會的創舉,她希望能夠推動不同的生死觀念,讓死亡成為人生完美的句點。
全文刊載於健康2.0雜誌12月號(63期)
◎ 撰文/JANNET ◎ 編輯/朱育嫻 ◎ 美編/鄭嘉佩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 諮詢專家/國健署長王英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黃勝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