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網紅腹痛、拉肚子竟是直腸癌晚期!醫:大腸直腸癌8成沒症狀「1方法」揪癌根

丁彥伶 報導 2024/06/11 12:47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網紅馬曉君去年五月因為肚子痛、拉肚子就醫,檢查發現已經罹患直腸癌晚期。雖然她積極配合抗癌,而且保持樂觀,覺得是「活一天賺一天」,但仍是於今年5月底癌症去世,得年僅30歲。醫師表示,其實臨床上大腸直腸癌的患者中,約有8成以上完全沒症狀,所以一定要及早篩檢。

 

馬曉君去年五月發現直腸癌時已經是晚期,癌細胞擴散至肺、肝、腸、盆腔等多處,甚至因為感染還導致肚皮有5個破洞。嚴重病況讓她體重暴瘦15公斤,雖然她常在社群中上傳樂觀配合治療,及和先生孩子相處,覺得每活一天就是賺到,但仍在發病後一年離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成功擺脫人工肛門!「1最新治療」有效縮小腫瘤,結直腸癌患者逆轉命運

 

大腸直腸癌 八九成無症狀

為什麼才出現肚子痛、拉肚子症狀,檢查就已經是晚期直腸癌?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徐大聞指出,臨床上發現,初次診斷出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約有八九成是沒有症狀,而是透過檢查發現糞便潛血,經大腸鏡確診大腸直腸癌。甚至有許多患者每天都有排便,所以常會說「明明大便都正常,為什麼仍得大腸癌」?其實大腸直腸癌並非如一般人想像,都會「便祕」。

看更多:拉肚子吃什麼?拉肚子原因及飲食 止瀉方法一次看

 

大腸癌症狀不明顯 早期發現不易

徐大聞進一步解釋,大腸癌患者常出現「水便」或軟便的情況,因為大腸腫瘤阻塞,只有水狀的軟便才能通過。臨床上患者診斷出大腸癌時,已經有肝、肺、骨、腦轉移的情況約占20%至25%,因此像馬曉君這樣肚子痛、拉肚子就醫,一檢查就發現多處遠端轉移的悲慘狀況並不罕見。

 

惡性腫瘤通常無感 篩檢更顯重要

徐大聞說明,大腸癌要「有流血」或腸道被阻塞了才會有症狀,事實上惡性腫瘤通常是沒有感覺的。肝癌患者只要肝臟功能仍有20%以上,幾乎都沒有症狀,而肺癌患者也可能肺臟裡有三十至五十顆小腫瘤卻毫無症狀,因此更顯示篩檢的重要性。

 

大腸直腸癌能「切乾淨」根治率高

國內醫學中心或大小醫院大腸直腸癌根治率一般都高於66%,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則是7成。徐大聞表示,大腸癌無論是一、二、三期,只要能開得乾淨,根治率都超過2/3,因此不要因為發現自己有大腸直腸癌,就覺得「我死定了」、「沒希望了」。台灣臨床上,即使一發現就是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仍有15%的治癒機會,甚至有肝、肺轉移的病灶,只要能切除乾淨,也能治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徐大聞表示,大腸直腸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肝臟或肺部,肝轉移患者即使切除4/5的肝臟仍有救,而肺臟轉移,只要大部分病灶在單側,切除一半的肺臟也有救活機會。除了手術之外,標靶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和免疫治療等,也有很高的機會把轉移部位控制好。

 

除非是太晚才發現, 一來就醫就擺明是手術切不乾的,對化療、放療和標靶、免疫治療都沒有反應了,才會使存活期大大縮短。

 

高危險群應提早篩檢 預防勝於治療

而這更突顯大腸直腸癌篩檢的重要性。對於大腸直腸癌的預防,徐大聞建議,如果家族中沒有大直腸癌病史,可以在40歲或45歲時開始進行首次檢查。但若家族中有二等親罹患大腸直腸癌,則建議提早至30歲或成年時就進行第一次大腸鏡檢查。特別是家族性息肉症的病患,由於癌化率很高,幾乎都會形成癌症,建議在20歲甚至18歲時就要接受檢查。

 

家族性大腸息肉症需預防性切除

徐大聞說,之前就有病患家屬,因此而救回生命。這個案例是5兄弟的家庭,因為其中兩位兄弟都死於大腸癌,所以存活的兄弟前來檢查,結果發現大家都有家族性息肉症,存活的兄弟們幾乎大腸內都被滿滿的息肉占滿,其中有數顆息肉有很高的風險變成癌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這種情形,最好的預防治療,就是切除掉整個大腸。徐大聞表示,很多患者聽到要切除整個大腸,都會擔心「是否要裝人工肛門」?其實大腸息肉症家族,切除掉整個大腸,只要平均15到20公分的直腸保留一半左右,也不會影響生活品質。

 

徐大聞說,大腸是可以被取代的,因為大腸的作用主要是吸收糞便水分和維持電解質平衡,但整個切除掉以後,小腸會逐漸「大腸化」。目前最常做大腸切除的病人,是「慢性便祕」患者,這些患者因為大腸無力、失去蠕動功能而造成嚴重頑固便祕,切除大腸後,小腸可以在三至四個月內取代大腸功能,排便次數從一開始的一天十幾二十次,一個月後變一天十次,到第四個月後逐漸減少至每天三次左右,已經能和正常人一樣。

 

◎ 圖片來源/翻攝自微博
◎ 諮詢專家/徐大聞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