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手腳無力、記性惡化原因竟是它!這個「模仿病」連醫師都霧裡看花

2018/05/15 15:5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80歲的黃先生,平常記憶力雖然不佳,但精神不錯,可以維持與人溝通,2個多月前突然記性急遽惡化,連有沒有吃過早餐都不知道,而且行動愈來愈慢,且不時兩眼呆滯。

 

家人以為爸爸開始失智,遂跑來求診,經追溯病史,才知道幾個月前,他們曾帶著爸爸外出遊樂,在一次開車門的過程中,不小心打到爸爸的頭。經進一步進行電腦斷層(CT)檢查,果然在大腦前額葉的位置發現硬腦膜下血腫,經開刀引流後取出血塊,目前恢復狀況良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類似這種因腦部撞擊引發的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在門診中並不少見。人體的腦皮質與顱骨中間有一層簡稱為「腦膜」的構造,腦膜又分成3層,當頭部受到外力撞擊受傷時,會在最外層的硬腦膜下腔形成血塊。

 

小血塊無症狀 長時間會壓迫大腦
在急性期,如果血塊太大壓迫到腦,實質危及生命時,必須緊急手術摘除;若是比較小的血塊,因為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則會隨血塊的慢性發展產生不同的病情。

 

正常而言,一部分的血塊會慢慢被身體吸收,但年紀愈大,腦會逐漸萎縮,腦和骨頭之間的空間就會變大,位於腦表面的一些靜脈,就相對容易因為輕微的頭部外傷被拉斷而產生血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症狀太多元 醫生也霧裡看花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病人年紀在60歲以上,男女都有,會因血腫的位置而有不同症狀表現,甚至隨著血腫的擴大,症狀表現愈來愈多元,像手腳無力、步履不穩、頭暈失衡,很像小中風;頭痛後昏迷很像急性出血;記憶減退很像老年失智症,就是因為一下子這樣、一下子那樣,像霧又像花,神經內科更稱它為「模仿病」。

 

外傷病史是關鍵 家人多留心
要從臨床判斷是否為硬腦膜下血腫,重要的關鍵就是追溯病史。但被診斷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老人家中,能夠問出有頭部外傷病史的比例不高,大約只有一半,多半是因為這些老人家大腦本身就因年紀大開始退化。

 

這時候家人的主訴也是很重要的參考,特別是診斷為失智或帕金森氏症,服用藥物卻無反應的情形。因為失智或帕金森氏症是慢性的退化,初期時的用藥非常有幫助;而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出現的類失智或類帕金森氏症等症狀,急遽轉變但進展很快,投藥是沒幫助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撰文/台北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 
◎ 編輯/王家瑜整理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相關文章

國人最怕大腦、心臟與眼睛失去健康,血壓放任不管,器官容易說掰掰
重大事件後出現驚嚇、恐懼、失眠 恐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單邊流下清鼻水 當心是腦破洞,可能引發致命感染
一覺醒來鬼剃頭?中醫告訴你 補肝腎生髮3關鍵
沒有哺乳,卻漲乳、泌乳汁,當心腦下垂體長腫瘤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