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不明原因水腫竟是這裡受壓迫 小心藏致命疾病
示意圖/TVBS
平時健康的劉奶奶,只是偶有雙腿腫脹,自以為罹患台語俗稱的「墜腳氣」(水腫),沒有積極治療,直到最近半年發現雙腿不對稱腫脹沒消腫,檢查發現心、肝、腎臟皆無異狀,也沒有靜脈血栓,服用利尿劑、抗凝血劑也沒效,直到出現小腿脹痛及色素沉澱,才到醫院看病。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張嘉修安排她做靜脈攝影、血管內超音波等檢查,發現竟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考量劉奶奶年紀大、體重偏重,髂動脈變硬,加上骨盆前傾使骨盆腔空間變小,而髂靜脈受到前方髂動脈和後方骨盆壓迫,血液回流至心臟產生障礙,造成腿部腫脹等病徵,經氣球擴張和導管置入自膨式靜脈支架治療後,腫脹的雙腿才恢復正常。
張嘉修表示,一般而言,雙腿腫脹時會檢查是否有心臟或腎臟衰竭,以及肝硬化等,如果狀況都良好,會先以利尿劑消腫藥物治療,如果腫脹還是沒改善,則進一步做靜脈攝影、血管內超音波等檢查。
常見的靜脈壓迫有「上腔靜脈壓迫」及「髂靜脈壓迫」。上腔靜脈壓迫的原因有9成是腫瘤造成,而髂靜脈壓迫的原因有年齡、後天因素及先天性疾病造成,常好發於50歲以上年長女性、活動力旺盛的年輕男性、孕婦及膀胱疾病、腫瘤、先天異位腎臟等患者。
髂靜脈壓迫的發生率約20%,輕度的靜脈受壓,不會出現症狀,通常建議抬高患肢,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或穿減壓彈性襪。
▲劉奶奶看到張嘉修醫師手拿這支導管示範時,才知道原來是從該邊(胯下)穿進,害她唉唉叫!
張嘉修指出,髂靜脈若長期受到嚴重壓迫,會造成靜脈血液回流障礙和下肢靜脈壓力升高,有2%到5%的患者會出現臨床症狀,輕則下肢水腫脹痛、色素沉著,重則皮膚潰瘍或併發靜脈血栓,甚至有時會造成男性精索靜脈曲張和不育,甚至靜脈血栓流到肺動脈造成肺栓塞,就可能有生命危險。
對於症狀嚴重的病人,以往採手術治療但成效大都不盡理想,近年來導管技術發達,可在病灶處行氣球擴張和置放自膨式靜脈支架,不僅傷口小、復原快,亦有顯著成效,目前已成為主流的治療方式。
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方法有下肢靜脈攝影及血管內超音波檢查。血管內超音波檢查是近年開始發展的技術,對於確定病灶原因、評估是否合併血栓及血管內治療的位置等很有幫助。
張嘉修提醒,「髂靜脈壓迫」症候群常合併血栓形成,若無血栓則診斷不易,呼籲民眾若長時間雙腿不對稱腫脹,除了需要適時運動及補充水分預防血栓形成,更應及早就醫檢查,以免釀成大禍。
◎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達志影像‧國泰醫院提供
相關文章
久站族必看!2招預防足底靜脈曲張
腿又滑又瘦!5分鐘淋巴按摩 甩橘皮防水腫
久站腳腫如麵龜,血栓新療法搶救雙腿免截肢
久坐不動小腿脹痛 血栓新療法用吸的就可消
沒有哺乳,卻漲乳、泌乳汁,當心腦下垂體長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