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外電報導,一名女子因使用公廁所附的洗手乳洗手,沒想到竟感染了食肉細菌導致臉上出現血瘡,最後半張臉都遭啃蝕,坑坑疤疤,宛如電影中喪屍的模樣。醫師指出,肥皂及洗手乳均有可能被細菌污染,當發現環境條件不好時,寧可用清水洗,也不要使用!

示意圖/TVBS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一名住在南卡羅萊納州的女子,在使用公廁提供的洗手乳後,開始出現一連串不適,臉頰先呈紅腫狀態,情況惡化後變成長了粉刺的血瘡,最後坑坑疤疤。據了解,她所感染的食肉細菌為產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
克雷伯氏菌屬(Klebsiella species)是革蘭氏陰性菌,在人體腸胃道內本來就存在,一般不會讓人生病。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推測,可能是因為公共場所的洗手乳受到此菌汙染,該女子使用受到汙染的洗手乳,又進一步接受臉部,才造成臉部皮膚感染。
克雷伯氏菌常出現在抵抗力比較差的人如洗腎、癌症患者;如果皮膚受到感染,可能出現紅腫、癢、熱痛等症狀、甚至會有蜂窩性組織炎;若肺部受到感染,可能引發肺炎;泌尿道受到感染,可能會有尿道炎;血液受到感染,恐導致菌血症或敗血症。
顏宗海指出,無論是密封式或需補充的開放式洗手乳、以及肥皂,都可能受到微生物汙染。因此,如果發現公共場所衛生條件髒亂,建議用清水清洗就好,尤其是手上如果有傷口更要特別注意,避免細菌透過傷口造成感染。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