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預防大腸癌,發現息肉「這樣」追蹤最好

2019/03/21 14:5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許多民眾即使糞便潛血為陽性,但因為怕痛,或是不相信檢驗結果,遲遲拖延不確診,直到惡化成癌症才後悔莫及。醫師提醒,糞便潛血為陽性者如果不趕快做大腸鏡確診,有3 成的人在3年內有極高機會成為大腸癌的高風險群。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說,大腸癌透過糞便潛血篩檢,再經確診,能有效降低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國健署自2010年全面推動大腸癌篩檢,比較2015年與2016年的標準化發生率,每十萬人減少了1.7人罹患,篩檢為陽性者,有9成4都是早期癌。

 

目前有定期篩檢的人大約只有4成,符合資格有做過的人大約有7成,但每年還是可以篩檢出3.5萬有大腸息肉的人,這些人也都是癌症的高風險群,所以篩檢的確是一個很好的預防方法。

 

台大醫院內科教授李宜家說,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時,不一定就是大腸癌,可能是大息肉,所以不要害怕;但幾乎所有的大腸癌都是從大息肉變成的,因此只要是陽性,都要去做大腸鏡檢查。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根據統計,篩檢出陽性的人,大約有1/2有大腸息肉,有1/22已經有了大腸癌,但多半是早期癌,治癒率很高。

 

糞便潛血陽性不做大腸鏡,3年內恐癌症上身

李宜家表示,透過早期糞便潛血篩檢,再經確診後可有效降低10年後大腸癌死亡率達60%,但許多民眾因為種種原因,遲遲不願進一步確診。統計發現,3成糞便潛血為陽性者,有極高機會成為大腸癌的高風險群,3年內即有可能從息肉惡化為大腸癌,往往出現嚴重血便才確診罹患大腸癌。

 

發現息肉處理原則

1公分以下的小息肉還不會滲血,但變成大息肉就會開始滲血,如果拖延不去檢查,大約經過10年的時間,長大的息肉就有可能變成癌症;但即使是5公分的息肉或已變成惡性息肉,醫師都可在內視鏡檢查的時一併切掉,患者不必擔心息肉變成癌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預防大腸癌,李宜家醫師(圖中)建議符合資格的民眾應善用糞便潛血檢查。

 

李宜家提到,大腸鏡檢查時大腸很乾淨,因為息肉長得很慢,可以等10年後再做一次;發現1顆息肉,就要5年做一次,發現3就每3年做一次,發現5或是已經有癌症,就一年做一次。

 

目前國健署有補助50歲到74歲者,每2年1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應善用糞便潛血檢查。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來源/國健署‧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大腸息肉不切除,10年後會變成癌症?

息肉、腺瘤,不切除會不會變成大腸癌?

愛呷重鹹!一家7人全長息肉 恐與3種飲食習慣有關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