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沒心臟病也可能會「心因性猝死」!頭暈、胸悶要格外注意

2019/06/24 19:16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心因性猝死也會發生在正常人身上!李先生在去年運動時,突然昏倒不醒人事,救護車抵達發現是心室顫動所導致的心因性猝死,緊急電擊急救,才從鬼門關前救回,並接受「心臟去顫器」的植入。但幾個月下來,李先生卻因頻繁的心室顫動而反覆暈倒,雖去顫器電擊救回李先生的命,但生活品質卻下降,最後李先生接受「電氣燒灼」手術後恢復良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對於心律不整的病人來說,最害怕的是在極短時間內,反覆發生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屢屢需啟動體內或體外電擊來救治生命,臨床上稱此為「電風暴」。而體內植入去顫器,雖能在患者心律不整發作時放電刺激心臟,但有時出現不正常的電擊,也會讓患者痛不欲生。

 

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鐘法博醫師表示,曾經歷過電風暴或心因性猝死的患者,即使在葉克膜及主動脈幫浦的輔助下,過去這些患者的存活率極低,且致命性心室心律不整的再發生率極高。不過,現在可藉由電氣燒灼手術,這些患者一年的存活率可高達約80%,且可以預防近75%致命性心室心律不整的再發生。

 

鐘法博醫師說明,心因性猝死是指心跳突然或意外停止,或發生致命性的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而導致血流無法供應重要器官,進而導致死亡。心因性猝死常發生於有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但亦可能發生於無心臟病史的正常人群中。往往因為心因性猝死難以預測,所以預防心因性猝死是非常棘手的。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臨床上,發掘心因性猝死的高風險族群是預防心因性猝死最重要的一環。有些患者可能會表現出心因性猝死的預兆,如昏厥、頭暈、胸悶等。然而,仍有許多心臟病患者,心因性猝死的發生即為初次的表徵。因此,辨識出具有器質性心臟病且具高風險的患者是較有效的策略。此外,針對心因性猝死的倖存者及其家屬進行相關的詳細檢查,亦可能可以預防未來心因性猝死的發生。

 

因致命性的心室心律不整為心因性猝死的常見病因,為預防心室頻脈和心室顫動的再次發生,台北榮民總醫院近年來針對導致心因性猝死的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亦有重大突破,許多過去只能藉由去顫器及藥物,被動的預防心因性猝死再次發生,現今已可藉由電氣燒灼手術,達到根治心室頻脈和心室顫動的發生。

 

◎ 編輯/朱育嫻報導  ◎ 圖片來源/台北榮總‧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救自己一命!揪出心臟警訊 你一定要知道的5項檢查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胸痛是心臟出問題?台大醫師告訴你 原來這些原因都會胸口悶痛!

老了愛打瞌睡、動不動就喘,還會慢性咳嗽?得了心臟衰竭比肺癌更致命

蛋黃該吃不該吃?吃雞蛋能預防心臟病?教授破解健康謠言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