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爽掏耳朵竟引發蜂窩組織炎、心臟病  醫警告:小動作恐引致命危險

丁彥伶 報導 2019/12/23 10:3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只是掏個耳朵,居然掏出蜂窩性組織炎!長庚醫院耳鼻喉部耳科主任陳錦國說,很多人喜歡掏耳朵,臨床上常見患者一來就說耳朵痛,檢查耳朵腫脹,竟然是掏耳朵引起蜂窩性組織炎,他提醒,雖然很多人覺得掏耳朵很舒服,但要小心耳道其實是很薄的皮膚組織,掏的時候很容易破皮,如果有糖尿病或是免疫低下者,就可能感染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示意圖/TVBS

 

過度刺激迷走神經 恐引發心臟問題

「白色毛絨絨的棉簽掏耳朵讓人感覺軟軟癢癢的,好舒服!」據說不少人喜歡到理髮店剪髮兼掏耳朵,就是衝著可以掏耳朵才去的,可是曾有專家提醒,「外耳道有第5、7、9和第10對腦神經分支,掏耳朵不小心可能引起劇烈咳嗽,有致命危險!」陳錦國說,這是真的,很多人掏耳朵時常會咳嗽,就是因為刺激到第10對腦神經,也就是迷走神經,會引起反射性咳嗽,而迷走神經也通到心臟,如果迷走神經受到太大刺激,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可能引起心臟問題,或老人咳到吐而嗆到。

延伸閱讀:耳屎該挖嗎?沒想到醫生的答案竟然是這樣…

 

耳道感染引起惡性外耳炎當心傷腦

不過掏耳朵引起心臟麻痺的案例較少,陳錦國提醒掏耳朵若引發外耳道感染更危險。理髮師們戴著頭燈照著耳朵,拿著鐵耳刮子看起來很專業,但是耳道皮膚很薄,很容易刮破,但沒有明顯流血所以無警覺,其實頭臉部細菌多,如果免疫力較差,很容易因此引起細菌感染,嚴重可能引起耳膜穿孔,若未及時用抗生素,變成「惡性外耳炎」侵犯軟組織,除了引起中耳乳突炎以外,還可能引起腦膜炎。

 

耳屎不用清 愈掏會愈多

「為什麼總是覺得耳朵癢癢的?」、「耳屎總是很多,不掏擔心會塞住!」這是很多愛掏耳朵者的說法。陳錦國說,其實正常的情況下,耳屎有自清的作用,隨著我們說話、咀嚼,分泌出來預防耳道感染、蟲子的耳屎會自動移行而掉出耳道,所以耳鼻喉科醫師都不建議民眾自己清耳朵。

延伸閱讀:通車時用耳機聽音樂、愛唱KTV....小心你正在謀殺你的聽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但是很多人還是會覺得耳屎總是很多,他表示,這是因為習慣掏耳朵的人,常會把耳道掏到破皮而改變耳道平滑結構,並且影響耳道中耳屎自動移行的功能,耳屎才會堆積掉不出來。另外,耳屎增多常常是因為耳道刮破皮後的黴菌感染,引起分泌物增加才堆積出來的。

 

掏耳需慎選柔軟不刺激的器具

如果真的很喜歡掏耳朵癢癢舒服的感覺,陳錦國建議使用柔軟不刺激的器具,若有人幫忙掏耳朵,則一定要「看得到」的狀況下輕輕刮除,不要挖太深,濕性耳朵的人也不需要清,因為用棉花棒塞進耳朵,反而容易把耳屎推更進去。如果真的耳屎多到影響聽力,可至耳鼻喉科以甘油軟化清出來,如果耳道比較塌軟,也可以用吸的把耳屎清乾淨。

 

清耳屎的問題真的很多,陳錦國說,美國有利用水循環沖洗的清耳屎新技術,但也曾有民眾在國外用水沖洗後覺得耳朵更不舒服,搭飛機回台灣看病,才發現耳膜被沖破了,還有人挖耳朵時被旁邊的人撞到,耳掏子刺進內耳引起耳膜破裂,甚至聽小鼓斷裂影響聽力呢!

延伸閱讀:天冷小心耳中風!起床後頭暈耳鳴 下午就聽不到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文章 

耳屎挖不出來、流膿、聽不到…竟是耳朵長滿菜花4症狀快就醫

耳屎該不該挖?只有1種情況才需要,原來耳屎還有這些功能!

英研究發現刺激耳朵能抗老、促健康名中醫教你徒手這樣按就有效

耳朵也會中風?好發於三高族, 拖延治療恐永久耳聾!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用棉花棒掏耳朵竟腦部感染!掏耳朵小心傷耳道 醫師教你這樣清潔就好
icon
2021-10-28 15:00:00
延伸閱讀
突然在浴室暈倒?可能是迷走神經性昏厥!醫師曝2個好習慣可有效避免
icon
2020-09-16 18:30:00
延伸閱讀
只是修指甲 男星李易手指蜂窩組織炎 醫師說這兩個部位破皮最危險
icon
2020-01-07 16:07:00
延伸閱讀
冷氣機沒洗比馬桶髒!1招居家保養 避免冷氣不冷、長黴
icon
2019-07-30 15:46:21
延伸閱讀
印度新冠患者爆發「高致死率」毛黴菌感染 醫師提醒4種人注意!
icon
2021-06-25 13:43:00
延伸閱讀
別讓指甲成為防疫另類缺口 剪這個長度的最剛好
icon
2020-04-28 18:39:00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