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做抹片,怎麼會得子宮頸癌?醫師透露原因…檢查前注意7件事
每年王太太於生日前都會做抹片檢查,就是要給自己最佳的照顧,但今年抹片結果卻出現子宮頸癌。「為什麼?為什麼?」她腦袋裡空蕩蕩的,不知掙扎、不知哭泣,只是不斷自我反問著。教數學的章老師一臉疑惑:「我每年都按時作抹片檢查,這次抹片的報告卻說我得了子宮頸癌?略帶激動地說:為什麼子宮頸的病變不能早期發現?」
抹片防癌有效!大幅降低子宮頸癌死亡率
癌病能因早期發現而治癒,子宮頸癌是最好的例子,絕大多數早期子宮頸病變都是靠抹片檢查發現的,但為什麼王太太和章老師卻例外?
子宮頸抹片是找出子宮頸病變的方法,在防癌歷史上,它曾擁有輝煌戰史。美國婦女的子宮頸癌因防癌抹片的盛行,使得子宮頸癌死亡率從1910年的十萬分之41降到1990年代的十萬分之3.2,但卻無從滅絕,因為傳統抹片篩檢有相當程度的不準度,使得患者因假陰性的抹片而失去早期治療的機會。
延伸閱讀:「6分鐘護一生」短短時間問題多 抹片完有這些狀況快找醫師!
「假陰性」恐錯失癌症早期治療時機
子宮頸細胞病變的發現主要靠子宮頸的細胞抹片,95%子宮頸癌患者5年內沒做過子宮頸防癌抹片,遺憾的是假陰性(含癌前病變)約有20%到30%,也就是說有一部份子宮頸病變患者雖然每年做抹片,但是卻無法早期發現。
這原因該歸罪於篩檢方法本身的許多缺陷,如受測者陰道環境因素、標本採集方面、細胞塗抹方面、細胞固定方面,以及細胞判讀方面。抹片檢查的死角不在醫師技術不好沒做到,或細胞病理醫師不夠專心沒看到,而是早期病變的細胞潛藏於組織中無從脫落,直到嚴重變化細胞才又有脫落,這種細胞不脫落的特性是導致抹片失誤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抹片「發炎」是癌症前兆?婦科名醫教你判讀
子宮頸抹片不完美 需搭配其他檢測工具
研究顯示,子宮頸抹片對子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率有待提昇,甚至有文獻報告僅達40%到70%,子宮頸抹片在子宮頸癌的篩檢表現仍有進步空間。但不可否認,目前子宮頸防癌抹片仍是公認最為有效且最經濟的方法之一,提升診斷率是子宮頸癌防治的重點工作,包括:如何提高篩檢量、提升抹片品質、及尋求高敏感度的輔助篩檢方法。
抹片品質提升有助於診斷的準確性,其條件有:採檢醫師小心地採取子宮頸細胞、謹慎處理玻片上的細胞;病理醫師/醫檢師仔細判讀及完善的細胞篩檢品管制度。為了達到理想的子宮頸癌診斷率,除了子宮頸抹片外,藉助其他輔助工具也是重要的一環,如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法、陰道鏡檢查。
延伸閱讀:HPV感染不分男女!預防「六癌一病」戴保險套還不夠 單一性伴侶也別輕忽
當然,受檢者本身要有正確的抹片前準備也很重要,須注意以下7個重點:
1. 追蹤前次抹片結果的再抹片必須間隔6星期以上。
2. 抹片前3天不要放陰道塞劑。
3. 抹片前2天不要性交或沖洗陰道。
4. 陰道炎治療後才作抹片。
5. 避開月經期。
6. 更年期的荷爾蒙補充有利於抹片的正確診斷。
7. 子宮頸手術後的第一次抹片追蹤必須間隔6個月以上。
延伸閱讀:停經、很久沒性行為就不怕子宮頸癌?
抹片不能只做一次 連續3年檢查更精準
子宮頸防癌抹片的核心概念是篩檢,也就是在正常細胞群裡找出壞細胞。一次的篩檢雖不能達到理想,但連續3到5年的每年子宮頸抹片篩查,就能大大提升子宮頸癌(含癌前病變)的檢出率。
如果連續3到5年子宮頸抹片正常,且為低風險族群,抹片頻率可以減少為每2到3年一次,但千萬不要因為抹片正常,就不再做抹片檢查。另外,子宮頸抹片加做人類乳突病毒檢查,能大大提高子宮頸癌變的檢出率。
◎ 撰文/振興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余堅忍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關懷自己、遠離婦癌:專家解惑、防癌照護須知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