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年輕型中風竟是心臟長腫瘤!22歲女突然右側無力 醫師機警做1件事搶命成功

王家瑜 報導 2021/04/08 12:5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22歲的陳小姐某天凌晨突然感覺右半邊身體無力,雖然意識清楚但無法表達,緊急送醫後診斷為中風;由於患者年紀輕又沒有危險因子,醫師懷疑病因和心臟有關,透過心臟超音波發現,左心房竟有一顆大腫瘤,正隨著血流擺動!

 

年輕型中風 3成和心臟有關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醫師郭姿廷指出,發生在45歲以下屬於年輕型中風,和年長者不同的是,年輕型中風患者有15%到35%與心臟因素有關;例如陳小姐因為心臟長了一顆「黏液瘤」,因為團塊不結實,像是果凍狀,隨著血流而晃動,剝落的小碎片就隨著血液流到全身器官。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6旬婦人暈倒送醫 竟是罕見心臟腫瘤!4種症狀快就醫檢查

 

▲ 陳小姐的左心房有一顆黏液瘤。

 

心臟黏液瘤像果凍 小碎片恐阻塞血管

黏液瘤是最常見的心臟腫瘤,好發30到60歲族群,發生率約0.03%到0.1%,郭姿廷指出,在腫瘤還小的時候幾乎沒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心悸、倦怠、體重下降、發燒等;有30%的黏液瘤患者會發生血栓,恐影響全身器官,引發腦中風、心臟衰竭、肺水腫、下肢栓塞,嚴重時有猝死風險。

 

▲ 黏液瘤為樹狀,由於團塊不結實,會隨心臟搏動而晃動,剝落的碎片恐導致血栓。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懷疑病因不單純!醫師靠超音波揪出心臟腫瘤

陳小姐起初被診斷為中風,立即安排機械取栓手術,順利恢復腦部血流;但術後她又感覺雙腳劇烈疼痛,她下肢冰涼且沒有脈搏,研判為急性下肢缺血性栓塞。醫師機警發現病因不單純,因此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心臟腫瘤,便立即進行開胸手術摘除腫瘤,並清除雙腳股動脈的栓塞。

 

從急診到神經內科、放射科、心臟血管外科,但陳小姐的治療還沒結束。由於雙腳缺血過後重新注入血流,引發「再灌流症候群」而變得腫脹,需要由整形外科醫師進行筋膜切開術,釋放雙腿壓力;術後更是經歷1個月的細心照護,雙手傷口才漸漸癒合,現在總算能夠行走自如。

看更多:1種人傷口難癒,5年內截肢半數死亡!最新傷口治療觀念 4方法加速癒合

 

「任一環節出錯,結果就截然不同。」北榮外科部主任曾令民表示,陳小姐因黏液瘤發生血栓,其實只有萬分之一的機率,所幸旁人機警送醫,加上醫護人員跨科搶救,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

 

中風後6小時機械取栓 避免後遺症

北榮神經內科醫師李怡慧也提醒,年輕型中風多半沒有危險因子,常見的心臟因素包括主動脈剝離、心臟腫瘤等,也可能和自體免疫疾病有關;如果是缺血性中風,24小時內都有機會透過機械取栓手術治療痊癒。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23歲男模運動時猝逝 「身材高瘦」小心主動脈剝離!1種方式自我檢測

 

北榮神經放射科主任羅兆寶也強調,如果能在症狀發生6小時內接受機械取栓手術,病人預後較好;因此他呼籲,如發現單側肢體偏癱,務必盡速就醫,有機會避免留下中風後遺症。

 

◎ 攝影/王家瑜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北榮民總醫院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