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中風機率多5倍!男子心房顫動險中風,微創手術阻血栓
一名64歲的周先生有下肢急性動脈血栓病史,曾接受緊急血栓清除手術,並於當時發現「心房顫動」,但接受各種不同抗凝血藥物治療,仍在心臟左心耳處發現「血栓」,甚至發生輕微小中風。經醫病討論後,醫師執行了台灣甚少見的微創「迷宮手術併左心耳夾閉」,術後周先生恢復正常心律,也不再為不可預期的中風煩惱。
▲患者的術後X光,心耳已被夾閉(鍵頭處)。
「心房顫動」中風機率高出5倍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說明,「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若患者因心房顫動導致心房無法有效收縮,血液凝滯鬱積,形成血栓,會較一般人高出5倍的中風機率;而「心耳」是心房末端的囊狀構造,容易成為血塊的滯留地,一旦滯留的血塊掉出心耳,可能隨著血流造成身體各處的血管栓塞。
看更多:腎臟病、心律不整患者飲食需限鉀 這些低鉀蔬果口感好又安全
諶大中指出,對於慢性心房顫動的患者,臨床上會優先給予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或以內科導管冷凍消融、封堵左心耳來治療心律及血栓問題,只有少數患者在內科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法治療時,才會進一步評估手術必要性。
以周先生為例,他試過各種藥物,效果皆不佳,且若在已經有血栓的狀況下執行「左心耳封堵術」,不僅增加手術難度,更可能導致血栓在術中掉出心耳而中風,為此,才由心臟血管外科介入,評估是否有其他治療可能。
心房顫動治療選擇多,手術非必要性,先與醫師討論
心臟血管外科治療心房顫動必須透過「迷宮手術」,傳統的迷宮手術必須開胸,雖然效果好,但傷口大、風險高,即便現今已發展出微創術式,仍因內科治療藥物和方式的完善,而少有患者單純為了治療心房顫動而接受此術式,往往是心臟結構出現問題,醫師在修補過程中一併執行。
周先生選擇外科治療,採微創方式,術後恢復快速,一周即出院,不僅心律恢復正常,也不再日夜擔心血塊掉出造成中風,目前定期在門診追蹤。諶大中提醒,心房顫動患者在心房出現血栓前,有許多很好的治療選擇,建議先與內科醫師討論,以降低手術的必要性。
看更多:「 心房顫動」缺血性腦中風最危險因子!4.5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可提高存活康復率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北慈濟醫院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