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發燒到底該不該給退燒藥?先別馬上睡冰枕 發燒處理3階段
季節交替是感冒的好發時期,尤其是遇到家中幼童出現發燒情況,更是讓家長心急如焚,困惑到底該不該給退燒藥?食藥署提醒,發燒處理有3階段,當孩子出現不明發燒症狀時,應立即就醫,切勿自行給退燒藥。
看更多:開學給孩子增強保護力!醫師建議2支「隱藏版」疫苗可以打
小孩發燒應先就醫了解原因
食藥署指出,發燒是身體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通常是人體啟動免疫反應的表現,並非病因。因此,當孩子發燒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了解引起發燒的原因,再對症下藥,切勿自行購買退燒藥。
看更多:發燒嘔吐不是感冒!這種傳染病24小時內恐致命 小心無症狀帶原者
家長仔細觀察!度過發燒3階段
第1階段:發冷期
剛開始體溫持續上升,手腳冰冷,甚至出現發抖症狀;此階段應以保暖為主,不建議進行物理性降溫(如睡冰枕),否則可能延長發冷期,讓幼童更加不舒服。
第2階段:發熱期
全身逐漸溫熱,可能會伴隨呼吸心跳加快、倦怠等症狀。此階段應適時補充水分,可給予物理性降溫,若幼童發燒溫度超過38.5℃且有不舒服感,可適時給予退燒藥。但需要注意的是,退燒藥是為減緩發燒所出現的不適感,讓幼童得以充分休息,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退燒藥。
第3階段:散熱期
開始流汗,體溫逐漸下降,活動力恢復。此階段應適時補充水分,提供飲食,補充足夠的營養與熱量,並記得適當的給予保暖、擦汗或替換乾爽衣物。
發燒沒有減緩應立即就醫,注意藥品過敏6反應
食藥署建議家長,可記錄孩子發燒的最高溫度及頻率,若持續高燒超過2天、發燒最高溫及頻率沒有減緩、退燒時出現活動力下降或食慾不振等情形,建議立即回診治療。
另外,服用含非類固醇抗發炎的退燒藥時,可能會引起罕見嚴重皮膚過敏反應,因此食藥署提醒,用藥時應注意幼童是否出現「疹、破、痛、紅、腫、燒」等6大症狀的藥品過敏反應,若有疑似症狀,應即刻停藥,並及早就醫處置。
看更多:小一新生終於來報到!除了新冠肺炎,對付這病毒光酒精消毒還不夠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食藥署
→投票選你最愛的功能再抽廚具組,活動至2021/9/26!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