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會好嗎?誰是高危險群?前兆、預防、治療懶人包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腦部功能退化的疾病,因腦內黑質組織的多巴胺神經細胞出現退化,導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直接影響身體的活動,大大阻礙患者的活動能力。凋亡的黑質細胞一旦超過50~80%,大腦其他參與運動控制的區域會因此無法合力運作,導致運動變得混亂與無法控制。
巴金森氏症的成因?
巴金森氏症的主要成因是黑質組織不明原因性的退化。雖然其退化原因不明,但從近年來一些研究結果推測,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死亡可能與老化、基因遺傳、重金屬中毒、病毒感染等有關。
此外,有種麻醉藥的衍生物「MPTP」神經毒素也可選擇性的使黑質多巴胺神經細胞粒線體內的Complex I遭破壞,以致細胞過氧化而死亡,造成巴金森氏症。腦血管意外及其他多發性的腦組織退化,也可能造成黑質組織之病變。
巴金森氏症有哪些前兆與症狀?
巴金森氏症常見的症狀表現,包括靜止時肢體發抖、肢體僵硬、步態不穩、行動緩慢,走路時容易跌倒、碰撞,寫字會越寫越小等。初期症狀通常不容易察覺,越到後期症狀越明顯,嚴重會使人無法行走,只能坐輪椅或完全臥床。
除了以上動作障礙症狀,還有可能因疾病本身或與治療藥物副作用產生相關的「非動作障礙症狀」,包括:心血管症狀(姿勢性頭暈、昏厥)、睡眠障礙、疲倦、情緒或認知功能障礙、感知異常、幻覺、專注力下降、記憶缺損、腸胃道症狀(如便祕)、排尿症狀、性功能障礙、嗅覺障礙及其他疼痛等。
▲巴金森氏症的病程分期。
誰是巴金森氏症的好發族群?
巴金森氏症主要好發於50歲以上,年紀越大,發生的機會越高;也有少數屬於早發性巴金森氏症,多半與基因遺傳有關。另外,美國加州理工學院2016年研究報告指出,腸胃道細菌所釋出的某種化學物質,會刺激腦內免疫細胞,造成腦細胞受損、退化,引發巴金森氏症;國內研究分析也發現,20歲以上輕度便祕的成人,日後出現巴金森氏症的機率是沒有便祕者的3倍,嚴重便祕者甚至遽增到8倍。
巴金森氏症能痊癒嗎?
巴金森氏症腦部功能的損傷不可逆,若不及時接受治療,恐加速患者出現動作障礙、喪失行動能力的時間,也將讓患者失去口語表達能力。據統計,約2至3成患者罹病晚期會出現失智問題,更有43%巴金森氏症患者會因疾病惡化而併發憂鬱症。
提醒民眾勿輕忽巴金森氏症初期的徵兆,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幫助患者緩解症狀,延緩惡化,以免未來掉入「失去行動能力、失去表達能力、失去快樂、失智」4大威脅。
▲巴金森氏症自我檢測表。
巴金森氏症如何治療?
巴金森氏症的治療主要以改善生活品質與減緩病程惡化為主,主要有以下4種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復健治療、團體治療、手術治療。
如何預防巴金森氏症?
雖然目前造成巴金森氏症的原因仍不明,但仍可從日常做好預防。越來越多文獻佐證,腸道與腦部的健康息息相關,想顧好腸道,飲食上有5大建議:
1.喝紅茶、綠茶、烏龍茶:日本、新加坡學者發現此可降低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機率。
2.多吃深綠色蔬菜:具有神經保護的營養素,對預防巴金森氏症具有正面的效果。
3.多吃含有黃酮類的蔬果:如含有花青素的草莓、藍莓、蘋果等,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可降低4成巴金森氏症的罹患率。
4.喝咖啡:加拿大麥克吉爾大學、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有喝咖啡習慣的人,日後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機率較低。
5.多喝優酪乳、吃益生菌:美國研究報告指出,一般有便祕、排便困難者,多吃含益生菌的食物,幫助排便,可以降低罹患巴金森氏症的機率。
◎ 本文摘自/健康2.0醫學百科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