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糖尿病能痊癒嗎?高危險群有哪些?症狀、成因、類型、治療懶人包

糖尿病 血糖機 手指 血糖檢測(new)

吳詠霓 整理 2023/09/19 14:5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糖尿病是由於人體胰臟中的胰島細胞受損或感染,分泌的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產生抗性、功能減低的一種新陳代謝疾病,會造成患者血糖升高及尿糖增加的現象。它是一種古老的疾病,過去患者常生活富裕、營養過剩,因此又有「富貴病」之稱,但在現今已非富貴人家專有,且已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除了遺傳體質外,接受外界刺激也會誘發糖尿病提早發生,例如飲食偏好高糖、高油、加工食品,且吃的量很多。此外,若是生活習慣很差,常熬夜、睡眠不足,加上體重過重等因素,也有可能讓人更早得到糖尿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糖尿病有什麼症狀?

糖尿病最明顯的症狀即所謂的「三多一少」,指多喝(不正常的口渴)、多吃(容易飢餓)、多尿以及體重減輕。其他的症狀還包括:易疲勞、四肢無力、全身衰弱、視力減退、視覺模糊、傷口不易癒合、皮膚多病變及性器官搔癢等。

 

不過,大部分的糖尿病是沒有症狀的,若出現「三多一少」,代表糖尿病已經非常嚴重。另外,糖尿病也會產生併發症,進而影響全身,所以別認為沒症狀就輕忽。

 

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若沒有控制好,猶如器官浸泡在含糖水的血液裡,容易產生併發症,且早期症狀並不明顯。若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導致全身性的大、小血管及神經等病變,這些病變往往是不可逆的。併發症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大血管病變

腦、心臟、足部等部位的動脈硬化,會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和足部病變。

 

小血管病變

眼睛病變:常見的病變有視網膜病變、黃斑部水腫等,會加重白內障、青光眼,甚至導致失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造成失明最重要的原因。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腎臟病變:1/2洗腎的病人是血糖控制不好導致腎臟病變,引起蛋白尿、血壓升高、慢性腎衰竭,最後形成尿毒症,需要終生洗腎(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神經病變:包括自主神經或周邊神經病變,會引起心悸、腹脹、便祕、腹瀉、小便困難、失禁、姿勢性低血壓、性功能障礙、手腳發麻、刺痛和感覺遲鈍等。

 

▲糖尿病的併發症。

 

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糖尿病診斷標準包括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前三項需重複驗證2次以上)。

1.糖化血色素(HbA1c)6.5%
2.空腹血漿血糖≧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mg/dL
4.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mg/dL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糖尿病的類型與治療

糖尿病主要分為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還有其他有明確原因或疾病造成的其他型糖尿病。其中,以第二型糖尿病(成人型糖尿病)最常見,每種類型的糖尿病治療方式不盡相同:

 

第一型糖尿病(依賴性糖尿病)

此型糖尿病患者並不多,在國人中僅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12%,常見於小孩或年輕人,絕大多數一發病就需要終身施打胰島素。致病原因除了目前最被公認的遺傳因子外,以胰臟受病毒感染後破壞了胰島細胞,使胰島素分泌受阻最常見。

主要治療方式:胰島素注射、飲食治療、運動治療。

 

第二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此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糖尿病,好發於近親罹患有糖尿病者,大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及體型肥胖者,致病原因包含胰島素阻抗,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等,並非單一因素所致。若在糖尿病前期(血糖略高於正常值但未達糖尿病標準)就被發現,仍有機會透過控制與治療恢復正常。

主要治療方式:口服藥治療、注射型藥物治療、飲食治療、運動治療。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妊娠糖尿病

指懷孕前未罹患糖尿病,但在懷孕期間出現糖尿病症狀,或在懷孕中才被發現葡萄糖耐受不良,其發生率約12%左右。當產婦血糖控制不良時,可能導致流產、早產、難產,產下的胎兒可能有先天畸型、胎死腹中、新生兒低血糖等狀況。

主要治療方式:胰島素注射、飲食治療、運動治療。

 

糖尿病如何預防?

針對預防第二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就是透過飲食及運動去改善;另外,也要做好血糖控制,才能避免糖尿病找上門。

 

40歲以上民眾可善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定期了解自身的空腹血糖值。此外,建議每天測量腰圍和體重,成年男性腰圍保持在90公分以下,女性腰圍保持在80公分以下,一旦發現腰圍或體重有上升情形,應適時加以調整,才能解除糖尿病風險警報。

 

▲糖尿病飲食諮詢自我篩檢表。

 

正確進食方式有助控血糖

想要控制血糖,進食比例很重要,記住簡單口訣「211」。取一個圓形餐盤,依蔬菜、蛋白質與澱粉的比例為「211」,蔬菜的量要相當於澱粉加上蛋白質的總量,油脂則是均勻分布於菜中。

 

另外,建議以菜配飯、以菜配肉(蛋白質),讓蔬菜成為主角,因為蔬菜中水溶性與非水溶性的膳食纖維,可以維持身體血糖穩定,不至於上升起伏太快,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211餐盤飲食法。

 

規律運動遠離糖尿病

運動不僅可以預防糖尿病,降低血糖,增進胰島素功能,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很多人會覺得沒時間運動,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走路、爬樓梯,就是最好的運動。

 

輕鬆的散步可以使心跳加快,每天進行30分鐘,有助強健心臟,增強體力;經常爬樓梯則可增強心肺功能,使體內血液流通順暢,還能改善微血管循環系統,預防及治療糖尿病血管病變。

 

◎ 本文摘自/健康2.0醫學百科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