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65歲以上每4人有1功能異常 職能治療師推創意訓練法防失能

戎華儀 報導 2024/05/27 17:12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魔術表演的趣味性老少咸宜,現在還變成訓練年長者避免手部功能退化的工具。職能治療師指出,有些老人家手部功能和對事物的認知功能逐漸退化,讓老人家學魔術表演,同時需要動口、動手、動腦,可以同時活化生理、心理和認知功能,避免退化。

 

台北市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6/4起開辦「銀髮魔術課」,開放65歲以上民眾學習魔術表演,報名時間到5/31中午12點截止,限額35名,報名方式詳見中山區健康服務中心報名網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預防腦退化最有效方法!這樣運動修復大腦 1飲食抗老又抗癌

 

內政部統計到今年4月底,全國65歲以上人口共436萬5984人,占總人口的26.15%。台北市衛生局去年透過服務機構調查,台北市65歲以上長者中,在認知、行動、營養、視力、聽力及憂鬱等指標,任一功能異常的就有26.89%,相當於平均每4人就有1人至少有一項功能異常,必須及早介入運動、營養和社交互動等活動,延緩失能。

看更多:銀光四射/老化不退化!銀髮族發揮優勢開啟人生第二春 即戰力再創個人新價值

 

魔術表演 練習精細動作 手腦並用

職能治療師鄭凱文指出,魔術表演應用在治療,有助於生理復健、心理和認知訓練,例如有些長者因為手部功能退化,拿鑰匙開門、拿刀子切菜、撕開小餅乾包裝等精細動作對他們來說逐漸變得困難,就讓他們使用生活中常見的橡皮筋、鈔票、硬幣、骰子、撲克牌、小卡片等小東西,當作表演魔術的工具,學習表演的過程需要反覆練習,可以達到訓練指尖捏握、側邊捏握功能,比起一般重複枯燥訓練的動作較為有趣,增加長者參與、學習的意願。

 

鄭凱文說,整個魔術表演過程,表演的長輩需要先思考動作流程,過程中不僅要和觀眾講話、引導轉移觀眾的注意力,還要藏好道具,以免魔術穿幫,因此擔任表演者的長輩需要用到認知功能中的「抑制功能」去控制自己的動作,與觀眾互動還有增加社交、人際互動、口語表達的功能。

看更多:50歲後,老父母發生衰弱、譫妄如何照顧?學英國女王、王永慶這樣做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為了要讓長輩容易學會,鄭凱文強調,讓長輩學習的魔術動作設計必須簡單易學,讓長輩放下擔心學不會、怕失敗的預期心理,只要魔術表演成功就可以得到觀眾的掌聲,也會增加表演的長輩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練習過程如果失敗,也可以透過鼓勵訓練長輩不怕氣餒的態度。

 

◎ 圖片來源/戎華儀攝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鄭凱文職能治療師.台北市衛生局.內政部統計處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