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腳部泡水要擦乾!「浸泡足」會發炎、感染,很危險 英、美曾有數萬人致命

淹水

丁彥伶 報導 2024/07/26 13:4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台灣醫用光電雷射學會祕書長吳明穎提醒,在凱米颱風造成的水患中,很多人家中仍積水未退,長時間泡在水裡,皮膚很容易出現「浸泡足綜合症」,嚴重時不只會導致皮膚潰爛,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根據新聞報導,颱風累計造成1,468件積淹水災情,目前仍有1,296件未退水,情況不容小覷。

 

浸泡足又稱「戰壕足」反覆長時間浸泡溫涼水中最好發

吳明穎解釋,浸泡足綜合症又稱作「戰壕足」,這個名詞源自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士兵們發現自己長時間站在前線潮濕的壕溝中,面臨寒冷、泥濘和潮濕不乾的環境,許多人因此出現了戰壕足的症狀。據統計,戰壕足導致了2,000名美國士兵和約75,000名英國士兵的死亡。因此,腳部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或是出現皮膚皺皺的情況,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適當的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淹水後打掃別穿拖鞋!感染「這病」恐致命 今年登革熱病例創5年新高,「二溝」得清

 

吳明穎說明,浸泡足綜合症的臨床表現,看起來很像大家去泳池玩水後,手腳皺皺泡泡的樣子。如果因為反覆、間歇,卻又長時間浸泡在偏溫涼的水中,會引起微血管的收縮擴張變化,造成周邊組織受損,產生具燒灼感和搔癢感的「亞急性皮炎」。早期表現為紅斑和水腫;後期則會出現感覺異常和疼痛。

 

引發繼發性感染最危險

吳明穎提醒,由於皮膚完整性被破壞,需要密切注意其他可能出現的繼發感染問題,例如:

 

1.足癬惡化、多足趾間潰瘍。

2.細菌引發的凹陷型角質溶解症—這是由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引起的表淺細菌感染,通常在肢端皮膚上形成有惡臭的坑洞。

3.嚴重時也可以進展為蜂窩性組織炎和壞死,引起神經病變、潰瘍和截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吳明穎醫師介紹浸泡足的症狀。(圖/翻攝自吳明穎臉書)

 

看更多:超愛穿夾腳拖要小心!復健醫提醒穿夾腳拖注意4事項 避免穿出腳傷

 

保持足部乾燥是關鍵

吳明穎強調,要避免浸泡足綜合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記得要經常保持腳部的乾燥,並給予溫和的被動加熱。如果已經出現疼痛或感覺異常的症狀,可以使用控制神經痛的藥物幫助緩解,治療期間也要記得檢查足部的恢復狀態,如果出現感染的情形,要趕快尋求醫療協助。

 

颱風過後蚊蟲孳生 當心病媒傳染病

吳明穎也提到,颱風過後形成的積水,為蚊子的繁殖提供了合適的環境,增加了蚊蟲叮咬的風險和疾病傳播的可能性,像是登革熱、日本腦炎等傳染病都需要特別留意。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凱米」已離台但雨勢依然驚人!周末時中南部恐會豪雨不斷 出行時注意風雨

 

◎ 圖片來源/翻攝自吳明穎醫師臉書.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吳明穎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