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自律神經失調/中醫啟動自癒力 2方劑解鬱結3穴位穩情緒 洗澡1妙招更放鬆

健康2﹒0 整理 2023/04/18 10:3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自律神經失調是現代文明病,女性較男性多,原因不明,雖不算是真正疾病,卻令人十分困擾。從中醫觀點,自律神經失調多屬於「虛證」,主要關鍵在「心」,所謂「心主神明」,「心氣」不足就會情緒不穩。

 

另外,陰虛也與肝腎不足、肝鬱氣滯化火有關,中醫調理方式是運用針灸「壓下亢奮的部分」,並以藥方「補不足之處」,以人為方式去調整原本自律神經的功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常按3穴位穩定情緒 紓解胸悶、調理腸胃

針灸常用穴位為「太衝」、「內關」、「神門」,可養心安神,讓情緒冷靜,每次按10至20下,每下停留幾秒至稍有痠脹感即可,反覆持續約2分鐘。

① 太衝穴

位置:在腳的大拇趾和第二趾趾縫間,往上1寸(約1個拇指橫寬)凹陷處。
功效:穩定焦慮煩躁情緒。

 

 

②內關穴

位置:手腕橫紋正中,沿著兩條筋的中間往上2寸(約3手指寬)的中央。
功效:改善心悸、胸悶、胃痛、腹瀉、便祕。

 

③ 神門穴

位置:手腕掌心橫紋下方,靠小指側端,豌豆骨凹陷處。
功效:改善頭暈、頭痛、心煩、失眠、頻尿。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其他與自律神經相關的常用穴位,多集中在脊椎兩側的膀胱經及循行脊椎的督脈,很難自行按摩,可在洗澡時利用蓮蓬頭熱水沖打背部,就有放鬆效果,但不建議用強力水柱沖灌,以免造成局部軟組織發炎。

 

常用處方:六味地黃丸、加味逍遙散酌加清熱安神藥

中藥調理方面,中醫常用「六味地黃丸」與「加味逍遙散」2帖固有成方來調治自律神經失調。

①六味地黃丸

藥材:山藥、山萸肉、熟地黃、澤瀉、牡丹皮、茯苓
作用:山藥、山萸肉、熟地黃「三補」、澤瀉、牡丹皮、茯苓「三瀉」,用於補肝補腎滋陰瀉火。
適合:肝腎陰虛者
禁忌:腸胃功能不佳者不宜服用

 

②加味逍遙散

藥材:柴胡、當歸、白芍、茯苓、白朮、炙甘草、生薑、薄荷、牡丹皮、梔子
作用:逍遙散主治肝鬱血虛,柴胡可疏肝、調和情緒,當歸、白芍補血;茯苓、白朮健脾益氣;生薑溫脾胃;牡丹皮、梔子可清熱去心火。
適合:肝鬱氣滯者
禁忌:女性經期量多時避免服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此外,中醫臨床上也會針對患者個別體質,酌加清熱及寧心安神的藥材。
1.滋養補虛:可用黨參、麥門冬、百合等具有養心安神效果的藥方。
2.心神不寧:可使用柏子仁、酸棗仁、茯神、遠志、合歡皮、夜交藤等藥方。
3.嚴重心神不寧:龍骨、牡蠣、磁石等重症安神藥,對心煩失眠、心悸多夢、健忘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3茶飲改善精神情緒 緩解頭痛、腸胃不適

①甘麥大棗湯

材料:甘草10克、浮小麥50克、大棗5枚
作法:以水600cc煮成300cc,分成3份喝。
功效:改善精神恍惚、悲痛欲哭、缺氧頻打呵欠

 

②紫蘇薄荷茶

材料:紫蘇適量、薄荷適量
作法:以熱水沖泡
功效:緩解頭痛、胸悶、容易中暑

 

③玫瑰花茶

材料:玫瑰花適量、陳皮適量
作法:以熱水沖泡
功效:緩解胃痛、乳房脹痛、腸胃蠕動不順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
自律神經失調/頭暈、心悸、恐慌…渾身不對勁 大腦1功能出狀況 身心亂了套

自律神經失調/哪些人容易自律神經失調?恐慌3前兆1妙招防發作
自律神經失調/4面向改善失調 最佳飲食對策幫助神經平衡 1作法調節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失調/4療法恢復神經平衡!用對藥幫大腦休息 掌握技巧不怕復發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健康2.0資料照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邱榮鵬中醫師.王翊錞中醫師.陳盈光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