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血糖控制太好也危險!怕血糖高?醫:夜間低血糖才是隱形殺手 4種人最危險!

測血糖

丁彥伶 報導 2023/05/17 16:5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糖尿病病友逼近250萬人,18歲以上盛行率約11.5%,高於全球的8.8%,因此很多人都很關心「控糖」,不敢吃澱粉、熱量控制等等。不過內科名醫傅裕翔提醒民眾在忙著降血糖的同時也要注意「夜間低血糖」,夜間突發低血糖恐是更可怕的隱形殺手。醫師提醒4種人要小心最容易突發夜間低血糖,可能引起昏迷,甚至也有「一覺不醒」致命危機!

 

2/3長輩有夜間低血糖問題

傅裕翔在臉書粉絲專業指出,臨床上常遇到糖尿病長輩詢問「糖化血色素多少」、「血糖有沒有控制好」。但最近的美國老年病學會期刊發表的一篇研究發現,2/3的長輩出現至少一次夜間低血糖(<54mg/dl)。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62歲婦血糖狂飆474險昏迷!醫警告:2種早餐是糖尿病禍根 1茶飲輕鬆降血糖

 

低血糖比起血糖高更致命!血糖是大腦和心臟跳動的「電力」,低血糖時間過久,嚴重可造成腦部損傷、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低血糖的警戒值定義為70mg/dL以下,可能引起頭暈、噁心、冒冷汗、心悸、難以入睡,或是起床後全身疲累。傅裕翔提醒,睡眠中的低血糖較不易發現,因此更危險,提醒家人如果發現家中長者有類似情形一定要跟醫師反應。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欣寧表示,夜間低血糖可能造成病患半夜失去意識、「一睡不醒」!過去臨床上就曾看過病人在住院期間,半夜睡夢中突然失去意識、叫不醒,檢查發現是夜間低血糖,所幸及早發現有搶救回來。她也提醒民眾注意,不少民眾在睡夢中猝逝,原因不一定是心臟病,也要小心可能是夜間低血糖。

 

4種人是夜間低血糖高危險群

黃欣寧說,近年來因為有更多的血糖追蹤量測工具,讓大家重視到夜間低血糖的問題。醫學界也發現有4種人是夜間低血糖的高危險群,提醒大家要注意:

1.血糖控制良好、糖化血色素偏低者

2.睡前常進行半小時以上的中強度運動者

3.睡前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4.白天容易有低血糖的人

 

黃欣寧解釋,糖尿病控制良好、糖化血色素降低雖然可以預防糖尿病長期併發症發生,但是糖化血色素偏低,也可能造成身體的損傷。而睡前進行中強度運動超過半小時,,較易發生「延遲低血糖」,因此也有夜間低血糖的風險。

看更多:血糖正常也可能糖尿病!AI預測糖尿病罹患率 9指標算出風險

 

睡前打的胰島素一般是長效胰島素,主要是用來穩定空腹血糖,黃欣寧說,醫界建議睡前施打胰島素前,應該先檢查血糖值。長效型胰島素不會讓血糖馬上下降,而是在3、4個小時後發生長時間調控血糖的作用,但如果施打前測量血糖過低,最好先吃一點澱粉食物再施打。而白天容易有低血糖的人,更要小心夜間低血糖的發生。

 

別怕吃醣!中強度運動半小時以上要吃澱粉類食物

黃欣寧提醒,現在很多患者都知道運動可以幫助調控血糖,因此有運動習慣的糖尿病患者愈來愈多。但是大家常陷入「怕醣」的迷思,運動完該補充熱量時不敢吃澱粉,改吃茶葉蛋、無糖豆漿,認為運動後補充蛋白質不易升高血糖又可養肌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但其實運動後人體需要及時補充熱量,重點就是要「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澱粉類食物。中強度運動超過半小時的人,可以補充1份碳水化合物和1份蛋白質,千萬不要怕醣而不吃。1份碳水化合物等於15克,相當於1/4碗飯、1/2碗稀飯和1/2片雜糧吐司。1份蛋白質相當於1顆蛋、傳統豆腐2格、半盒嫩豆腐、1杯190CC的豆漿。

 

黃欣寧提醒,低血糖的常見症狀是頭暈、手抖、冒冷汗、心悸等,但是長期糖尿病的患者因為感覺神經不敏感,這些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低血糖保護機制變得很差,可能會跳過不適症狀,直接以「意識症狀」為表現。特別在睡夢中進入深層睡眠,交感神經的反應差,因此很容易一出現低血糖就直接意識昏迷,一定要特別小心。

看更多:疲憊又暈眩竟是糖尿病,婦掛急診「血糖破800」!輕忽1事小心洗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傅裕翔醫師粉專.黃欣寧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