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
許佳惠 整理
非癌症末期的患者,存活期有多長,過去很難評估,台中榮民總醫院利用過去6年、7百多例非癌末病患資料,開發出演算法模型,準確預測存活期,正確率達到87%。一名腎衰竭患者因此決定不洗腎,減少無效醫療的折磨,安寧善終。
徐先生因腎衰竭定期在腎臟科治療,但因年紀大及腎功能持續惡化而逐漸衰弱。腎臟科醫師與病人討論後,徐先生決定不進行洗腎治療,選擇接受安寧緩和治療。安寧團隊在照顧過程中,預測到病人的存活期不長,因此與病人及家人共同討論後續可能的醫療狀況及醫療抉擇,並且完成簽署預立醫療決定。病人過世後,家人很感謝中榮團隊,減少家人照顧的壓力,更減少病人接受不必要的無效醫療,達到善終目標。
看更多:慢性腎臟病/9大危險族群注意了!腎臟保健8大黃金守則 快吃4類護腎食物
中榮家庭醫學科醫師、緩和療護病房主任李隆軍表示,過去8大非癌末期病患(心臟衰竭、失智症、其他腦變質、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可接受安寧服務,民國111年再增列末期衰弱老人、末期骨髓增生不良症候群等4項非癌症疾病納入健保安寧緩和醫療給付範圍。
看更多:慢性腎臟病/中醫如何治療?8穴位補脾養腎、1茶飲調理腎臟機能
傳統上,非癌末病患通常伴隨多種共病,同一個末期診斷,卻因多種共病與失能狀態,造成預測存活期一直是很困難的挑戰;而且過去也沒有非癌末專用的預設方法,大多是透過檢驗數值及臨床醫師的判斷。李隆軍說,其實預測存活期對家屬和病人來說很重要,因為他們可以有所準備,如果病人存活期不長,或許就可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讓病人善終,但過去很少有文獻用於安寧患者。
中榮安寧團隊運用大數據的分析,將過去6年來服務的7百多例非癌末病患的基本資料、檢驗數據、臨床症狀和生理數據等,成功開發出一個機器學習演算法模型,準確預測存活期,正確率達到87%。李隆軍表示,這項研究由中榮安寧團隊與東海大學工學院白鎧誌副教授團隊共同合作開發。該成就亦於今年10月韓國仁川舉辦的「2023年亞太安寧療護會議」中發表,與來自亞太地區不同國家交流此研究成果,獲得一致的好評。
看更多:吃麵筋、麵輪非常傷腎臟?醫警告1種人最好少吃 2種豆類也要避免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李隆軍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選下方「我知道了」 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s 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