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大腸長息肉怎麼辦?這種大腸息肉癌化風險高!預防、切除、病徵懶人包

大腸長息肉怎麼辦?為什麼容易長息肉?大腸息肉預防、切除、病徵懶人包

羅以容 報導 2023/11/14 11:1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在台灣成年人當中,大腸息肉的好發率約為1/5,為結腸與直腸最常出現的病徵之一,儘管大部分的息肉是良性組織,不過隨著時間的變化,仍有少部分的大腸息肉可能會變成大腸直腸癌,尤其是越大顆的息肉越危險,民眾不可不慎。

 

大腸息肉病徵

大部分的大腸息肉小於1公分,通常為良性組織並沒有任何症狀,多數人是接受大腸鏡或大腸鋇劑X光攝影檢查時,無意中所發現。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但少部分的大腸息肉,可能會分泌黏液、無痛性出血;若是大腸息肉的生長位置靠近肛門,可能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或裡急後重等症狀,甚至有極少數的案例,會出現腹痛、腹瀉、便祕。

 

 ▲大腸息肉症狀。

 

為什麼容易長大腸息肉?大腸息肉原因?

大腸息肉的發生率,與飲食習慣及家族史有很大的關連。一般而言,愛食用紅肉與低纖維食物,特別是高熱量的食物,或是很少食用蔬果的人,長期累積下就會增加發生大腸息肉的危險性。

 

預防大腸息肉飲食

大腸息肉的發生原因,主要與不良飲食有關,最好減少3種食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燒烤食物

肉類經過高溫150度,只要燒烤達2分鐘,會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及異環胺等致癌物,增加大腸息肉的發生。

 

紅肉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紅肉列為「2A級致癌物」,主因是紅肉含有白肉所沒有的血紅素鐵,而血紅素鐵就是屬於致癌物,大量攝取紅肉會增加大腸息肉的發生率。

 

含有環境毒素的食物

環境污染、農藥使用等原因,食物可能殘留環境毒素,包括:黃麴毒素、戴奧辛、塑化劑等,都會導致細胞突變,誘發大腸息肉的形成。

 

大腸息肉切除

多數人接受大腸鏡檢查時,才無意中發現大腸息肉。若是腺瘤性息肉,應立即切除;如果大腸息肉的體積較大,也會視情況進行切除,通常是利用經大腸鏡息肉切除術。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大部分的大腸息肉可以用金屬的環狀套圈,經由內視鏡將其切除,較小的大腸息肉可以用電燒的方式將其摧毀,在大腸鏡檢查的同時,多數也能藉由經大腸鏡息肉切除術處理,再進行切片送病理化驗。過程中受檢者沒有感覺,更不會疼痛,做完後休息一下,若無不適就可以返家,以後門診追蹤治療。

 

避免大腸息肉復發

根據統計,有2成的大腸息肉會復發,與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息息相關,除了切除大腸息肉外,還需要配合正確生活型態及飲食調整,才是避免大腸息肉復發的根本方式。

 

戒菸、戒酒

一般來說,腺瘤性息肉可能在5年內癌化,如果喝酒又吸菸,可能加速腺瘤癌化的時間,建議戒菸、戒酒。

 

多運動

當身體活動量不足,腸道蠕動也會減慢,缺少運動的肥胖者,特別容易產生大腸息肉,多運動可促進腸道蠕動,避免便祕也能降低大腸息肉的產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多喝水

水分攝取不足是造成便祕的原因之一,也會增加大腸息肉的發生,建議每天至少喝水2000c.c.以上。

 

正常作息

研究發現,一星期有3天以上熬夜至半夜12時後才睡的人,大腸息肉發生率較高,睡眠不足會增加大腸息肉的發生,維持正常作息,可以減少內分泌失調及腸道負擔,預防大腸息肉的復發。

 

定期檢查

發現1顆大腸息肉,建議每5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發現3顆大腸息肉,應每3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發現5顆以上的大腸息肉,每年都要做大腸鏡檢查。

 

◎ 本文摘自/健康2.0醫學百科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