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泡泡尿就是蛋白尿?5情況會出現泡泡尿 3招辨識嚴重度 早期腎病還有救

許佳惠 報導 2023/12/21 21:0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根據2021年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大概有12%的人患有慢性腎病,高達8萬8千人洗腎。名醫江坤俊在《江P醫件事》中邀請泌尿科醫師呂謹亨介紹泡泡尿,以及如何護腎。

 

泡泡尿跟腎不好有什麼關係?

呂謹亨醫師表示,通常看到泡泡尿要考慮腎功能和泌尿系統問題。腎臟問題引發的蛋白尿,包括糖尿病、腎絲球病變、免疫疾病或結石感染造成的腎臟功能破壞,這些可能會讓過濾系統或再吸收的功能出問題,從血液到小便的蛋白質變多,就會產生蛋白尿,尿液中有泡泡產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泌尿問題也會引起泡泡尿

泌尿系統問題則包括攝護腺肥大或尿道狹窄等,造成小便不順、亂流、逆流,尿液打到水面時會產生一些水花泡泡,形成泡泡尿,但這種不能算是蛋白尿。如果只是單純像清澈的泡泡,沒有油脂或大顆的泡泡就不用太擔心。另外若泌尿系統發炎、膀胱炎、尿道炎,因為發炎會釋放一些發炎物質和蛋白質,所以尿裡的雜質、蛋白質也會上升,就可能產生蛋白尿、泡泡尿。

看更多:1口訣逆轉腎病!護腎祕訣大公開 3方法提早發現腎臟病 建議吃這些水果

 

江坤俊解釋,基本上看到小便產生很多泡泡不用太緊張,它有可能真的只是泡泡尿,是因為尿道狹窄產生泡泡,並不是真的蛋白尿。真正的蛋白尿原因包括腎臟不好造成蛋白質跑出去,或是吸不回來,又或者是泌尿道感染產生的蛋白質升高,這些情況才叫真正的蛋白尿。

 

5種情況會產生泡泡尿

呂謹亨也提供5種常見的正常泡泡尿情形。

 

1.小便太快或角度錯誤

就像跳水比賽有十米跳台或五米跳台,從越高的地方落下來,對水面的衝擊力越大,水波當然就越大,越容易出現泡泡尿。另外,入水角度錯誤,離便斗越遠、越容易斜射,就比較容易會有水泡。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2.喝水太少

小便就是溶質加溶液,如果水變少,溶質變多、變濃,尿液裡的蛋白質濃度就會升高。健檢時如果禁食超過12個小時,就跟水喝太少的意思是一樣的,會產生輕微蛋白尿,但如果蛋白尿很多,仍建議就診。

 

3.運動過後

激烈運動後肌肉會釋放出肌紅蛋白,並融到血液裡,小便的蛋白質就會變多。另外運動時流汗變多、水分消耗比較大,自然小便也會變濃。

 

4.吃太好

之前中秋節就很多病人因為小便有泡泡就診,結果可能中秋節吃太多烤肉的關係。因為攝取過多蛋白質,導致尿的蛋白質上升。

 

5.長時間站立

因為血液跟壓力有關,長時間站立或是身高比較瘦長的人,腎臟的血流壓力比較大,過濾出來的蛋白質就變多。一般人情況可能是早上第一泡尿比較濃,可能會有蛋白尿,但這種人反而早上沒有蛋白尿,經過一天的站立和活動,反而出現蛋白尿。

看更多:尿尿都是泡 腎壞掉了?男子每天4杯咖啡愈喝愈累原因曝 醫:愛喝這碗湯更恐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尿尿有泡泡,如何判斷是不是蛋白尿?

要判斷泡泡尿是否為蛋白尿,呂謹亨建議,可以注意3個情況。第一個是早上第一泡較濃的尿如果有泡泡,可以多喝水後再去解尿,觀察是否改善。第二就是觀察5到10分鐘,看泡泡有沒有消失,如果是中央的泡泡消失,但邊緣還有一些細碎的小泡泡,這種情況也不用太擔心。第三就是如果是真正的泡泡尿,泡泡表面會有一層油光,不像單純的水那麼清澈透明。

 

 

腎病5口訣快記住 早期腎病還有救

江坤俊也提醒,台灣人因為愛吃補品、來路不明的藥物或止痛藥,所以腎臟病人口很多,建議要觀察自己的小便,如果發現有蛋白尿,要小心可能腎臟出問題。可謹記5個口訣,就是「泡、水、高、貧、倦」,泡是指泡泡尿、水就是身上有沒有水腫、高就是高血壓、貧就是所謂的貧血、倦就是疲倦。如果有這些症狀都不能輕忽,早期腎臟病有機會可逆轉,應盡快就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吳耀漢辭世享壽83歲!晚年洗腎、疾病纏身 洗腎者多因「1因素」死亡

 

 

◎ 諮詢專家/江坤俊醫師.呂謹亨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文章關鍵字: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何如芸膽固醇破300 醫師要求吃降血脂藥!降膽固醇藥要吃多久?醫解答了
icon
2023-12-12 15:23:00
延伸閱讀
45歲安卓控股董事總經理 驚傳「呼吸困難」猝死!瘦身有成愛運動怎會這樣?
icon
2023-12-18 12:54:00
延伸閱讀
指甲看健康!指甲月牙消失、有直線是器官生病?這種指甲是肺部、心臟在抗議
icon
2023-02-01 17:29:25
延伸閱讀
髖關節疼痛怎麼辦?跟著專家學4招簡單運動 讓大腿更有力,避免跌倒、退化
icon
2023-12-15 18:14:00
延伸閱讀
類風濕性關節炎怎麼吃?症狀、成因、預防、治療懶人包
icon
2023-12-13 13:33:00
延伸閱讀
血糖高不高看腳就知道!血糖高容易腳抽筋、腳跟痛、長繭?3招降血糖
icon
2023-12-07 12:05:00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