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心衰竭/心衰竭高危險群有哪些?如何預防心衰竭?心衰竭必知10件事

健康2﹒0 整理 2024/06/06 17:41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大家習慣把心臟比喻作幫浦(pump),所以往往以為「只要幫浦夠力」就不會心臟衰竭。現在這種觀念已經修正,因為心臟不僅要加壓收縮,讓血液打入大血管進行循環,心臟血管收縮後的「舒張期」要讓心室內壓急速下降,此時期心臟並非被動式放鬆,也一樣重要。近年來反而看到許多患者收縮壓,也就是血壓的高壓正常,但是舒張壓,也就是低壓嚴重異常,而引起心臟衰竭。

 

心衰竭高危險群

這種情況常好發在老年人、女性、過度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病患、長期吸菸、曾經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身上,特別是糖尿病病患,是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根據國外的統計數據,即使將血壓、肥胖程度、膽固醇等因子校正之後,有糖尿病的人仍然比沒有糖尿病的人有更高的風險引發心臟衰竭,因此要特別提醒。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健康醫學百科_心衰竭高危險群

▲心衰竭的高危險群。

 

 

如何預防心臟衰竭?

美國心臟學會(AHA)將心臟衰竭依疾病嚴重程度分成ABCD四階段,並且根據不同嚴重程度制定分級預防及最佳治療策略:

 

A階段

屬於高危險群,將來可能發展為心臟衰竭,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疾病、肥胖、代謝症候群,接受具心臟毒性的藥物治療的患者、及有家族性心肌病變的患者,但尚無結構性的心臟變化。

 

治療:
生活方式調整,如戒菸、戒酒、減重、運動、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及對糖尿病或有心血管疾病的病患使用ACEI/ARB類的藥物治療。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B階段

已有結構性心臟變化,如陳舊性心肌梗塞、瓣膜疾病、左心室收縮功能低下、左心室肥大,但尚未有心衰竭症狀。

 

治療:
建議採用ACEI/ARB藥物,對於具陳舊性心肌梗塞、左心室收縮功能低下的病患加上乙型阻斷劑(Beta-blocker)使用。

 

C階段

具結構性心臟變化,並已有心衰竭的症狀。

 

治療:
併用ACEI/ARB,Beta-blocker及利尿劑治療,仍無法控制症狀時就要考慮加上毛地黃,及其他血管擴張劑。對於心臟收縮無法同步的患者可考慮心臟再同步治療(CRT),也就是植入雙心室節律器使心臟能夠同步收縮進而改善心臟功能,可降低約36%的死亡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對於發生心室頻脈/心室顫動的病人,可以裝置植入式心臟去顫器(ICD),以減少猝死危險,約可降低23%死亡率。

 

D階段

末期心衰竭,經藥物治療後於休息狀態下仍有心衰竭症狀,需要特別的介入性治療。

 

治療:
心臟功能差、對藥物反應不好,通常需要心臟移植。等待器官捐贈期間,可使用葉克膜(ECMO)或左心室輔助裝置(LVAD)。

 

預防心衰竭從年輕開始

其實現代醫學更著重「預防醫學」,希望在疾病發生之前就能矯正。所以預防心臟衰竭的重點最好是放在階段A、B。而更進一步的,是防範於「未病」,依年齡區分,不同時期應注意的事項略為不同。以下是建議: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年輕人

應注意飲食種類的攝取,避免吃過多油膩、油炸的食物,且應避免吸菸,防止血中膽固醇及血酯過高,造成血管動脈提前硬化。 

 

年齡較長者

應注意血壓是否在標準範圍內,是否有糖尿病?避免吸菸、酗酒、肥胖、膽固醇過高。 

 

心臟衰竭高危險族群的預防

1.有高血壓要多量

已經有高血壓的患者要注意平日應多量血壓,並將血壓數值記錄下來,注意血壓是否達標準血壓值(小於140/90mmHg),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目標血壓值為低於120/80mmHg。並且戒菸、低鹽飲食、注意睡眠時數及品質、規律的運動,都對控制血壓有正面的幫助。 

 

2.冠狀動脈疾病要治療

已經有明顯症狀,如胸悶、心絞痛 ,經藥物治療無效時,就要考慮接受心導管檢查,以避免心肌梗塞。 

 

3.心梗患者要更嚴格控制血壓

已經發生過心肌梗塞的患者,血壓要更嚴格控制,最好控制到標準血壓值(120/80mmHg)。其他如戒菸、低鹽飲食、降低異常血酯,特別是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控制血糖等都很重要。 

 

4.糖尿病患嚴格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要嚴格進行飲食控制、多運動、控制血糖至標準值、降低體重。 

 

5.瓣膜性心臟病要定期追蹤

有心臟瓣膜性疾病患者要定期請心臟科醫師評估,必要時須服藥控制,嚴重時接受外科手術,以避免心臟衰竭持續擴大。 

 

6.肥厚性心肌病變要追蹤評估

肥厚性心肌炎患者必須定期追蹤、請心臟科醫師評估並服藥控制,嚴重時必須以外科手術治療。

 

7.肥胖要控制

飲食控制、多運動、降低體重並且注意是否已經有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等代謝症候群。

 

8.慢性腎臟病需注意用藥安全

避免長期服用止痛藥、慎用抗生素、血壓、血糖控制至標準值。 

 

9.吸菸者要戒菸

吸菸除了會造成肺部疾病外,也是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 

 

10.血酯異常要控制

應注意飲食種類的攝取,勿吃過多油膩、油炸的食物,以避免血中膽固醇及血脂肪過高,造成提前血管動脈硬化,必要時需服藥控制。

 

看更多

心衰竭/心衰竭是心臟的癌症!心衰竭原因、分型、症狀有哪些?1水腫情況是警訊
心衰竭/心衰竭要注意什麼?哪些食物要限制?日常生活宜忌需知
心衰竭/心衰竭如何診斷?治療有哪些選擇?心臟復健運動減少再住院率
心衰竭/中醫5型治療心衰竭!面相、手相看疾病 強化心臟3穴位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亞東醫院台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醫院花蓮慈濟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