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心衰竭/心衰竭如何診斷?治療有哪些選擇?心臟復健運動減少再住院率

健康2﹒0 整理 2024/06/06 17:4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心衰竭初期不一定會出現症狀,因此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是挽救生命的關鍵。該如何診斷心衰竭?又有哪些治療方法?心臟復健運動有什麼好處?本文告訴你。

 

心衰竭的診斷

1. 病史及臨床表現。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2.理學檢查。

聽診是否有心雜音、肺部是否有體液積蓄。檢查腳踝、足部、腿部和腹部是否腫脹。查看頸部靜脈有無腫脹。

 

3.心電圖

測量心跳的速率和規律性。可顯示是否有心臟病變或心室是否變厚。

 

4.胸部X光

胸部X光可顯示心臟是否肥大?肺部是否積水?或是否有其他肺病。

 

5.心臟超音波

若心臟有超過一個區域損害並造成心臟衰竭,超音波可建立心臟影像,顯示心臟血液是否充滿,並顯示心臟肌肉有無正常的收縮,以評估心臟是否有損傷或功能失常。

 

6.24小時心電圖監視器

24小時揹負的心電圖監視器以電極貼片貼在胸部,可全天、連續紀錄日常生活的心臟節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7.心臟血液循環掃描

將放射性顯影劑以靜脈注射入體內,描繪出心臟內腔和心臟血管的輪廓。這種檢查可以顯示心臟射出血液至身體其他部位的情形。

 

8.心導管

心導管加上顯影劑注射,以及X光檢查,可了解動脈內部是否有阻塞,醫師可用來測量心臟內腔的壓力和血流,採集心臟的血液檢體。

 

9.冠狀動脈血管攝影

此檢查通常和心導管一起施行,將顯影劑透過導管注入冠狀動脈,可觀察到血液流經心臟是否受阻,並評估心臟射出血液功能。

 

10.運動心電圖

心臟在高度負荷下,需要更多氧氣輸出。運動心電圖可觀察心臟對運動的反應,包括心跳及血壓,正常情況下監測會持續到運動後10~15分鐘以上才停止,若受檢者在試驗中有胸痛、血壓急速上升或任何不適,即需中止檢查,也可藉此了解受檢者的心臟功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11.甲狀腺功能檢測

甲狀腺功能過高或過低都可能是造成心臟衰竭的主要原因。甲狀腺功能檢測是甲狀腺最常見的檢查。

 

心衰竭治療3大類 最嚴重需換心

藥物治療

心衰竭的治療會先從保守的藥物治療開始,許多患者透過服用藥物及調整生活習慣,配合飲食和運動,多數能達到有效控制,恢復正常生活。以下是心衰竭常見用藥:

 

1.可以改善症狀的藥

Loop 利尿劑、Thiazide 利尿劑、心跳節律抑制劑、毛地黃。

 

2.可以維持或加強心臟功能的藥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乙型阻斷劑、ACEI或ARB、ARNI、MRA保鉀利尿劑。

 

侵入性治療

當藥物和復健運動等保守治療失效,心衰竭症狀愈來愈嚴重,醫師會和病人討論是否進行侵入性治療,以下是常見的侵入性治療方式:

 

1.心臟血管整形術

可在病患血管狹窄處,經由心導管進行氣球擴張,並視情況置放血管支架幫助血管擴張,回復血管正常血流通暢,提升心臟功能。

 

2.心臟血管繞道手術

當心血管有多處或嚴重阻塞,可考慮進行心臟血管繞道手術。將體內某一處血管取下,移植至心臟狹窄的血管病灶處,做一個造橋式的接通,幫助心臟血流回復通暢。

 

3.心臟瓣膜置換手術

瓣膜性心臟病引起心衰竭的病人,若心臟瓣膜嚴重狹窄或逆流時,可轉介心臟外科,進行瓣膜修補或置換瓣膜手術。

 

4.心臟節律器

心衰竭病人在長期追蹤時,會發現有心臟收縮節律不規則等問題, 造成心臟收縮舒張功能下降。放置心臟節律器可以幫助心臟同步收縮,及感應心臟是否有跳動異常,給予心臟電擊回復正常節律。

 

5.葉克膜體外維生系統與主動脈內氣球幫浦儀器

用於急性心臟衰竭合併嚴重休克,可以減輕心臟負荷,增加心輸出量,必須在加護病房中使用並密切觀察,幫助維持生命徵象及整體循環功能。

 

6.心室輔助器

當使用主動脈幫浦儀器輔助下無法改善末期心臟衰竭時,可考慮使用心室輔助器,將血液自心房或心室引流至幫浦內,再打回動脈,減輕心臟作功,維持血液循環。此作為是進行心臟移植病人等待期的連接橋梁。

 

7.心臟移植

當藥物成效不佳或無法以一般手術治療時,醫師會評估整體心臟功能狀況,提出移植手術的選項,心臟移植非完全治癒且仍有後續風險,需和醫師及心臟移植團隊充分討論。

 

復健運動輔助治療

心臟衰竭患者因心輸出效率不佳,對於日常生活活動及運動常因此產生呼吸急促或呼吸喘的情形,進而降低活動意願,導致運動耐力下降且加重臨床症狀表現。因此心臟衰竭的治療除了藥物之外,復健運動也是輔助治療的重點。

 

因急性心肌梗塞,或是心臟疾病住院的患者出院前,會安排極早期復健介入。心衰竭復健運動的作用包括:

 

1.保護心臟與血管。

2.改善體力與增加肌肉。

3.提升生活功能與品質。

4.減少再住院率。

 

心臟衰竭如何運動?運動項目和建議

運動項目可選擇走路、登階、腳踏車等大肌肉群運動。運動強度以柏格運動自覺量表的第11~第13級最好,即運動中和運動後維持「輕鬆可唱歌~有點喘可聊天」的程度。運動項目、運動建議和注意事項如下:

 

心衰竭運動項目

☆呼吸運動

腹式呼吸,以鼻吸氣、嘴巴吐氣,吸氣感覺到肚子脹起來,吐氣肚子消掉。

 

☆肩部與胸廓伸展運動

1.雙手上舉、2.雙手外展。每循環做20次。做3回合。

 

☆膝蓋交替伸直

坐姿,雙腿從膝下自然垂直地面,兩腳交替伸直運動,做20次。做3回合。

 

☆足踝幫浦運動

坐姿,腳伸直,腳板用力往下並停留1、2秒後,再往上翹起停留1、2秒,做20次後換腳進行。

 

☆膝蓋交替抬高或原地踏步

兩腳各做20次。做3回合。

 

健康醫學百科_心衰竭復健運動

▲適合心衰竭病患日常做的復健運動。

 

心衰竭運動建議

1.一周3~5次的有氧耐力運動,加一周3次的肌力運動

2.務必遵循醫囑用藥、營養師建議飲食,調整身體狀況。

3.帶著愉快的心情運動,漸進式的運動。

 

心衰竭運動注意事項

◎運動前與運動中,若出現任何不適感,如:胸悶有壓迫感、 心悸、呼吸困難、暈眩噁心、冒冷汗、臉色嚴重蒼白、手腳冰冷發紫等,應立即停止運動且休息。

 

◎運動後,若休息10分鐘後持續惡化,應盡快就醫。

 

看更多

心衰竭/心衰竭是心臟的癌症!心衰竭原因、分型、症狀有哪些?1水腫情況是警訊
心衰竭/心衰竭高危險群有哪些?如何預防心衰竭?心衰竭必知10件事
心衰竭/心衰竭要注意什麼?哪些食物要限制?日常生活宜忌需知
心衰竭/中醫5型治療心衰竭!面相、手相看疾病 強化心臟3穴位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亞東醫院花蓮慈濟醫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