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要求孩子當個「乖寶寶」!心理師曝可怕後果 「人前溫順、人後暴力」
孩子出生之後,每個父母都會期望他成為「乖寶寶」。一般人一說到乖寶寶,似乎都認為就是忍耐力強的孩子;但是,這是個很大的誤解。
延伸閱讀:千萬別對孩子說「好乖、好棒、好聰明」!博士教你正確讚美孩子 長大後才有責任感
東京學藝大學教授、臨床心理師大河原美以指出,平常說到「忍耐力強的孩子」,腦中想像的大概是不動聲色的孩子,總之,就是不會動不動就哭、鬧、不高興、鬧彆扭的孩子,因為這種不鬧事的孩子,我們都會稱讚他是「乖寶寶」。
可是,教育孩子的情緒,不是要他成為不表露情緒的孩子,反倒是要讓孩子「誠實地表達情緒」。
延伸閱讀:孩子一直說不要怎麼辦?日本育兒專家不打不罵 2招教出好習慣
孩子言行舉止 代表家長管教態度
或許有家長會說「可是,如果孩子動不動就哭、鬧、不高興、鬧彆扭的話,會很傷腦筋,而且任他發脾氣的話,別人也會覺得,孩子的爸媽沒有好好管教。不管他年紀再小,如果言行舉止不懂得看場合,那可就麻煩了……。」
大河原美以說,確實周遭人的眼光會讓孩子的父母感到非常憂慮,他們總會惴惴不安地想,自己不能控制好孩子的行為,別人會不會認為「你們沒有資格當父母」。所以,父母們非常害怕讓孩子自由地表露情緒,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傾向要求他們當個懂事的乖孩子。
不能不面對孩子情緒發展危機
大河原美以認為,各位家長都是費盡心思地在照顧孩子,尤其是母親,每天參與育兒的時間很長,每天的生活一定為此相當煩惱。相對的,爸爸們從孩子還小時,就抱著比較樂觀的態度,覺得「我自己小時候也是放牛吃草長大的,既然孩子會自己成長,就不用特別教吧。」
但是,現在這個年頭,已經不是孩子自己會長大,可以放牛吃草的時代了,孩子們的情緒發展陷入危機,已經是我們不能不面對的現實。
大河原美以說,與其重新學習,也許改變觀念,跳脫原本「必須教出乖寶寶」的想法比較重要,這種受到傳統束縛的觀念,就來自於自己成長的環境中。
家長期望能培育出「貼心的孩子」
我們都期望能培育出「貼心的孩子」,而期望自己孩子「溫順」的風潮,似乎在最近特別明顯。
一項2003年度的兒童調查,隨機抽出0~12歲的男女童,各1000名的家長,而得到了以下的結果。
對於「您的孩子的優點是什麼?」這個問題,有41.4%的人回答「溫順、貼心」。
對於「用什麼話讚美孩子,他會感到開心」的問題,3~5歲的部分,最多人選擇「你會打招呼耶,好棒哦」,6~8歲和9~2歲的部分,最多人選擇的都是「你真乖」。
進而,對於「您希望孩子以後長大,成為什麼樣的大人?」的問題,前3名分別是「溫順」(28.4%),「貼心」(28.9%),「了解別人的傷痛、心情」(14%),加總起來共有61.3%。
這份兒童問卷的結果充分顯示出,現在正在育兒的家長十分看重孩子「溫順」、「貼心」的形象,並且也有將「溫順、貼心的孩子」認同為「乖孩子」的傾向。
延伸閱讀:別誤了孩子一生!育兒專家點名「7種最錯誤教養方式」
一昧要求孩子「溫順」 嚴重妨礙孩子情緒發展
大河原美以說,現實中,在父母面前多半採取「溫順」舉止的孩子,到了學校或大人看不見的地方,陷入無法控制的攻擊性情緒的人,卻有增長的趨勢。在許多學校,這已經演變成嚴重的問題,甚至讓教師陷於崩潰的危機。
這個現象意味著我們必須認真地重新思考,我們要求孩子做到的「溫順」,其本質究竟是什麼。如果要求孩子「溫順」是為了「讓父母感到安慰」,那麼將會嚴重妨礙孩子在情緒上的發展。
◎ 本文摘自/《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勇敢哭泣:情緒教育,才是教養孩子真正的關鍵》大河原美以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6/17起『健康2.0』全面升級!主持人除了鄭凱云,也會加入江坤俊醫師,更會邀請包括Dr.she許藍方、家醫科許書華、復健科侯鐘堡、營養師宋明樺、整形外科蘇宗柏等堅強的醫師 、專家陣容與大家一起守護全家人的健康,每天下午2點,每週六、日晚間7點,請準時鎖定 TVBS 56頻道『健康2.0』。
相關文章
孩子怎麼責罵、稱讚?教育學博士教你訣竅
當你說再多也沒用時…親職教育專家告訴你該怎麼辦
狼爸虎媽、慈父慈母哪個好?跟著劉墉3招管孩子